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_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6:24: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电解质电离的含义,能识别并记住常见电解质和电离方程式的写法,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及电离方程式的写法。教学过程: 引言:(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 离子反应

我们初中时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当时我们把可以导电的溶液放在一个容器里,用石墨电极与灯泡还有低压直流电源连接,灯泡能够发光,说明溶液可以导电。事实上,把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也可以导电。它们能够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也就是阴阳离子。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能够导电,指的是当通入电流时能够导电;但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电流的作用,我们不是要通入电流它才能电离。它电离了也不是有了电流,只是有了能导电的阴阳离子。

既然我们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换而言之,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我们就叫做非电解质。例如,酸、碱、盐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个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化合物。提问讨论:(幻灯)

下面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铜、硝酸钾溶液、二氧化碳、碳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分析:(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 .(2)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单质(如铜)、混合物(如硝酸钾溶液)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不能是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物质导电。(二氧化碳溶于水导电实际上是碳酸的导电,而不是二氧化碳的导电,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而碳酸是电解质)

(4)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答案: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做书上习题2,3。

设问:为什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呢?

我们看书上的图来解答这一个问题。我们以氯化钠溶液为例子。氯化

+-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通过静电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的离子(Na+ 和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NaCl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Na+与 Cl-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Na+ 和Cl-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我们把这种在溶液中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板书: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做电解方程式。板书:电解方程式

在黑板左边示范写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

注意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第二条方程式)

+HCl,H2SO4,HNO3都是酸,都可以电离出H,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设问:NaHSO4 电离方程式怎么写?它是酸么?(酸式盐)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NaOH,KOH,Ba(OH)2,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分开碱与盐两边写,请同学们把阳离子写在一边,阴离子写在一边)

检查同学答案正确与否,总结:

碱:圈出OH-,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小结: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电解质能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它们的显著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单质(铜,铝,石墨),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黑板)酸,碱,盐的本质含义(电离)

提出问题:电解质溶于水后都电离成为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里的反应应该是离子之间的反应,那么离子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验2-1。(同学描述现象)

1、第一支试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出)(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反应,说明了Na+、Cl-、SO42-、Cu2+离子之间不相互反应。)

2、第二支试管有白色沉淀说明了什么?(白色是BaSO4,说明了Ba2+与SO42-离子发生了反应。)

3、两根试管的溶液都是蓝色,说明了什么?(说明了Cu2+不参与反应)

4、如何证明中Cl-离子没有参与反应。(给第二个试管过滤,取滤液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

(增加实验)

5、如何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是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实验2-2第一个实验)

总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42-离子之间的反应,而Cu2+和Cl-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说是这个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同样地,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的实质也是:

2+2- Ba+SO4=BaSO4↓

设问:为什么这两个不同反应物的反应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呢? 讲述: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硫酸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均电离出SO42-,跟Ba(OH)

2、BaCl2电离出的Ba2+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内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补充板书:离子方程式

演示实验2-2第2,3个实验,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小结:从上面的三个反应的实质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是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只要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都称为离子反应。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复分解反应都可以写成离子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我们方程一是生成沉淀,方程二是放出气体,方程三是生成水。这些也就是离子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下一节课里我们将详细学习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业:

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推荐13篇)由网友“肉是不是很好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篇1: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教学......

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一、教学分析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

离子反应教案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

下载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