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一年级
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一年级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一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情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借助注释和图片,能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图画等多种途径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学会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文章大意。
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人
2.教师板书课题
3.师:请大家拿出右手跟随老师的书写笔画进行书空,一笔横折钩,二笔短横,注意起笔要超出第一笔的起笔处,落在中竖线,压着横中线和竖中线和上面的短横对齐写一个小小的口
4.师:我们要想写出漂亮的字体就要遵循书写的要求(屏幕显示书写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带着这些要求,按照老师刚才的提示在田字格里写一写这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吧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书写拍照上传用PPT投影,请学生起来点评
6.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7.师:读得真响亮,司马光就是咱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你们猜猜他姓什么(学生回答)
8.师: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姓(课件出示《姓氏歌》)
9.集体朗读(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0.师:同学们一个字的姓氏我们称他单姓,像诸葛,东方,这样的两个字的姓氏就叫复姓,司和司马作为单姓和复姓都出现在《百家姓》,刚才回答司马的同学,恭喜你答对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姓司马的名人,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当然,还有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课件出示课题和课文)
11.师:这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相比,有不同之处吗(课件提示:1看语言和现在说话是否相同2看字数,生明确语言不同,字数很少)教师明确,这种和现代文语言有区别,文字更简洁的文章我们叫它小古文(文言文)
二.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读一读自读提示?(指名读出自读提示)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到102页,带着这些要求自由地读两遍吧!
2.师:已经读了两遍的同学请你们举手告诉老师(师环顾全班),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给大家读来听听,请你们听仔细每个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课文,师范读一遍)
3.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啊!接下来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文,将“庭,瓮,跌,没,皆,弃,持,迸”用红体字标出来)
师: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一下这几个字?(指名当小老师拼读)
课件出示其中三个后鼻韵母的字
师:刚才大家拼读的时候这三个后鼻韵母读得好极了,谁愿意给大家再读一下(不够好,来,跟着老师读一下)
课件出示去拼音的八个字
师:这几个字里面躲着一个多音字,请大家找一找
(学生明确“没”)
课件出示没的两个读音以及释义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结合释义选择这个多音字正确的读音(指名把正确的读音带到句子里读一读)
课件出示去拼音的八个字
师:来,我们这一组同学开小火车读出这八个字吧
4.(课件出示课文:在“戏于庭”“登瓮”“足跌”“没水中”“皆弃去”“持石”“水迸”下方划上蓝色横线)
师:请大家自由练习读读这几个划横线的短语
师:大家都读得很认真,我们再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读看吧
5.师:大家现在都已经读准了字词,对读好句子就更有信心了,试试看,老师相信你们肯定比第一遍朗读时有了明显的进步
6.(课件出示例句“足跌没水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来,请看大屏幕,我想邀请一个同学和我读一下这两句(指名和老师逐一朗读,学生先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和我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学生读得也很有节奏感可以说:老师觉得他读得棒极了,除了字音标准,你们还知道老师为啥夸他吗)
生回答:语速,快慢等
师:文言文的诵读像我们的乐曲一样,是有节奏的,所以要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例句“足跌没水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请大家根据停顿自由读一读这两句
师:谁再来为大家读读这两句(指名两生读)
7.(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符划分的课文)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有节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8.课件出示蓝色和红色两种字体的文言文原文
师:你们越来越棒啦,下面我来找一个合作伙伴,我读蓝色部分,你读红色部分
师:你和老师配合读得真有默契,奖卡送给你,下面大家和同桌像我们刚才那样一人读一句自由练习一下吧!
师:大家练习得怎么样啦?谁能和你的.伙伴合作诵读一下呢?(指名2对同桌合作读,随机发放奖卡)
师:刚刚两对小伙伴读得都很不错,我想请全体男生和女生合作一次,让老师看看男生女生谁更棒
9.师:我们班男生女生读得都好极了,既有节奏又有感情,像乐曲一样动人悠扬,不如我们找一首古典乐曲,在曲声中感受传统文化文言文的吧
三、合作探讨,自悟文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文中插图,联系前后文试着了解故事大意)
1师:同学们在音乐中读得真美啊!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来做个“连连看”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五幅图和文字)
师:请同学们看看,每一幅图片都有它的朋友,你能帮它找到吗?
(指名连线,完成游戏)
2师:游戏做好了,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内容吧
3(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话)
师:老师给大家开个头吧!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做游戏,咦,同学们,你们猜老师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庭院里做游戏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注释)
(课件出示剩下的四幅图和相关语句)
师: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和文言文,请大家结合注释和图片四个同学一小组说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等一会儿请你们派4个同学根据剩下的四幅图谈谈文言文的故事内容
4(逐张出示图片,文言文以及注释,课件上把注释嵌入文言文)指名4个同学结合图片和注释讲故事,教师相机鼓励
师:请你看着第二幅图告诉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指名讲图二)
师:天哪,有孩子落水了,小伙伴们什么反应呢,来,你来给大家说说(指名讲图三)
师:这可怎么办呢,谁来说说接下来出现了怎样的转机(指名讲图四)
师:谁能说说故事的结局呢(指名说说图五)
5师:你们真的棒极啦,结合注释和图片就能说出这个文言文小故事了。这次老师想要对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将五幅图连在一起讲一讲,而且还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故事大王评价标准:声音响亮;叙述完整;有感情)
师:自由地试试吧,我们一起期待故事大王的出现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指2名讲故事)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不好,根据屏幕上的评价标准说一说(相机给故事大王和评价者发放奖卡)
四,夸夸司马光
师:幸亏司马光及时相救,落水的孩子才得救了,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夸夸司马光呢?
生回答:乐于助人或机智勇敢,聪明冷静等(教师相机提炼并板书)
五.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美精神美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文言文,领略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司马光的品德美,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曲声中大声诵读吧(师生齐读)
(播放音乐,齐读课文)
六.课后拓展,激发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懂得借助两种方法去了解文章内容,你们知道是哪两种方法吗(集体回答并板书看图片看注释)
师:我们可以借助这两种方法了解更多的文言文内容。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司马光长大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历时十九年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幼年热爱学习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请大家课后运用看注释和看图片的方法了解一下文言文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2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司马光
没有慌 搬石砸缸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 范读课文。
2. 思考:本课写
第4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
第5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4.识字生字字形,指导书写“爬、哭”。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他是谁呢?(生:司马光)师:对,有趣的是这个孩子姓司马(复姓),名光,合起来姓名就叫司马光。(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写他的名字。板书:司马光)
2.引读:“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答:“司马光是古时候的孩子。”师:“古时候是什么时候?”答:“很久以前。”
3.介绍司马光:司马光是距今九百多年前,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历史学家,文学家。今天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