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范文
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范文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李白的佚事之多在古代文人中是屈指可数的,而他的佚事有不少与酒有关。李白的诗飘逸潇洒,自为高格,其喝酒的风度也不同凡响,颇有品位。不论嗜酒还是醉酒,都使人赏心悦目,久久回味。
李白有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汪伦是桃花潭当地的一个农民,因久慕李白的诗名,颇想与李白相见,就书信一封给李白,信中说:“我这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君何不来一游?”李白收信后,赶来汪伦家,并不见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说:十里桃花是指十里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本酒店店名。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在汪伦家连住几天,两人成为好友。
李白性格豪爽,向来不把钱财当一回事。李白出身商人之家,家境富裕。出川时,携不少钱财,一路施舍,途不过半,囊中已空。嗜洒是李白的一大爱好。李白诗《将进酒》有这样的句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君同销万古愁。”何等爽快、慷慨,为一醉方休,连好马、贵重的皮衣都可拿去换酒。何况,是主人的马和衣。李白喝酒,无人对饮,也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酉阳杂俎》有一则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佚事,说唐玄宗闻李白名播海内,便召见李白。李白进殿气宇轩昂,气度非凡。唐玄宗见状顿觉失去帝王之尊,便命李白脱靴。李白把脚伸向高力士,说:“脱靴。”高力士立为脱之。
李白入朝廷做了翰林侍奉,没有实事,政治报负没法实现,每日沉湎于酒。有时玄宗令他撰乐词,他醉不可支,只得令人用水浇醒。醒来,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见《唐国史补》)因此,时有“醉圣“的称号。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酒醉中所做文章,竟毫无错误,与不醉人议事,结果皆不出他的见解。(见《开元天宝遗事》)
《杨太真外传》载,兴庆宫沉香亭牡丹盛开,均花中异品。一日,玄宗与贵妃前来赏花,李龟年率梨园众弟人演唱助兴。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篇。李白乘醉而来,立赋词三首,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恨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词毕,玄宗十分满意,由此待李白殊厚。事后,高力士因脱靴事耿耿于怀,就对杨贵妃说:“李学士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杨贵妃深以为然。后玄宗三次要为李白加官,均受阻于贵妃。不过李白后来去官离开,跟唱酒误事也有关系。
《唐才子传》载李白醉骑毛驴闯华阴县衙的事也颇有趣,说李白游华山归来,乘醉骑驴过华阴县衙门,县宰怒,问是何人,如此无理!李白答道:“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抹靴。天子门前尚骑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县宰闻知大惊,知是李白来了。李白骑驴而去。
最后,要提及李白的死。史载李白62岁死于疾病,而《唐才子传》又说了个颇为离奇的醉酒故事: 说李白晚年好黄老之术,曾度牛渚矶,见水中一轮晧月,乃乘醉下水捞月,沉溺而死。
李白一生与诗、酒为伴,豪爽不羁,又好交游,生时就以诗和人品名满天下,不象杜甫生时名气尚不大,因此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佚事,有实有虚,都寄予了当时和后来人们对他的景仰和喜爱。这里只选择了与酒有关的几则佚事,与文友共享。
第2篇:我所了解的国家税务局
我所了解的国家税务局
国税局是国家的税收征收机关,属于公务员编制的行政机关。主要职能:
(一)拟定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实施细则;提出国家税收政策建议并与财政部共同审议上报、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二)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提出完善分税制的建议;研究税负总水平,提出运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制定并监督执行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指导地方税收征管业务。
(三)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征收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四)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农业税及国家指定的基金(费)的征收管理;编报税收长远规划和年度税收收入计划;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税政问题进行解释;组织办理工商税收减免及农业税特大灾歉减免等具体事项。
(五)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涉外税收的国际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的协议、协定。
(六)办理进出口商品的税收及出口退税业务。
(七)管理国家税务局系统(以下简称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和经费;管理省级国家税务局的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的干部,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
(八)负责税务队伍的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直属院校。
(九)组织税收宣传和理论研究;组织实施注册税务师的管理;规范税务代理行为。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税务总局设l 3个内设机构(正司局级):
(一)办公厅
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会务、档案、信访、保密和保卫等工作;承担税务宣传、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工作;管理机关财务和其他行政事务。
(二)政策法规司
起草税收法律法规草案、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研究提出税制改革建议;拟订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研究、承办涉及世贸组织有关税收事项;承办重大税收案件的审理和行政处罚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办税务行政复议、行政应讼工作。
(三)货物和劳务税司
组织实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等(不含海关代征的)征收管理工作,拟订具体的征收管理政策和办法;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组织实施出口退税管理工作。
(四)所得税司
组织实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基金(费)等征收管理工作,拟订具体的征收管理政策和办法;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
(五)财产和行为税司
组织实施财产与行为各税种及教育费附加等税收业务管理,拟订具体的征收管理政策和办法;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指导财产与行为各税种及教育费附加的征管业务。
(六)国际税务司
研究拟订国家(地区)间反避税措施,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参加国家(地区)间税收协议、协定谈判,承办草签和执行有关协议、协定等工作;承办与国际机构、国家(地区)间税务机关的合作与交流业务;管理总局机关和国税系统外事工作。
(七)收入规划核算司
编制税收收入中长期规划,编制年度税收任务、出口退税指标;参与起草税款征缴退库制度,监督检查税款缴、退库情况;承办税收收入的分析、预测和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拟订税收收入规划和税收会计、统计等相关制度;管理税收数据;组织实施税收统计工作。
(八)纳税服务司
组织实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拟订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协调、实施纳税辅导、咨询服务、税收法律救济等工作,受理纳税人投诉;组织实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指导税收争议的调解;起草注册税务师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
(九)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大企业税收管理司)
起草综合性税收征管规范性文件;拟订税收征收管理的长期规划和综合性方案;管理税收发票和票证;拟订和组织实施税收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承办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业务需求整合和流程优化的综合管理工作;承担对大型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工作,实施税源监控和管理,开展纳税评估,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与审计;指导海洋石油税收业务。
(十)稽查局
起草税务稽查法律法规草案、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办理重大税收案件的立案和调查的有关事项并提出处理意见;指导、协调税务系统的稽查工作。
(十一)财务管理司
拟订国税系统财务、基建管理办法;管理国税系统的经费、财务、装备、固定资产;审核汇编国税系统的财务预决算;办理各项经费的领拨。
(十二)督察内审司
组织实施税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承办国税系统财务、基建、大宗物品采购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十三)人事司
拟订国税系统人事制度并组织实施;管理国税系统的人事、机构编制工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的任免提出意见;组织实施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
第3篇:我所了解的陈伯达
我所了解的陈伯达
0
“文化大革命”前,陈伯达曾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分管国家计委研究室,而我当时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与陈伯达交往颇多,对其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所作所为和为人处世的情况甚为了解。
不愧是“老夫子”
全国解放后,我读了陈伯达撰写的《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论著后,知道他是个理论家。那时候,很多同志尊称他为“陈夫子”,我对他也颇为敬仰。
我第一次跟陈伯达面对面交谈,是在1959年。1959年庐山会议后,为配合全国正在掀起的“反右倾”斗争,时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的陈伯达要写一篇驳斥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的评论文章,他要国家统计局提供资料。我当时任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局领导要我负责这件事。我认真整理了1958年的资料,然后到红旗杂志社陈伯
第4篇:我所了解的土木工程
我所了解的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一、土木工程的历史
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
第5篇:我所了解的统计学
我所了解的统计学
统计学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与众多的数据打交道,收集、处理,并分析,并从各个数据之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我本以为它是高深而晦涩的,然而经过进一步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它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科学。学好统计学,锻炼自己的统计学思维,将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
就大的国家层面来说,统计学的应用已经是十分的广泛,诸如关系到全国人民的人口普查工作,涉及到全国十三亿人口,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统计工程。但国家之所以斥巨资来进行这项工作,就是因为其统计结果将对国家现状的认识,以及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价值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对于每一名大学生,无论将来是要兼济天下,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还是要独善其身,乐于自己的生活,都必须要深谙统计的重要性,要学好统计
第6篇:我所了解的元宵节
我所了解的元宵节
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故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
元宵节的来历: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