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评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30 07:14: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八音和鸣评课稿

八音和鸣评课稿

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精听乐曲为主的音乐欣赏课,可称“乐曲型”音乐欣赏课。如,《梁祝》《蓝花花的事》《红旗颂》《沃尔塔瓦河》等,教学时宜采用“精听”方式。应以整体聆听和片段聆听相结合,教学的重点也会指向欣赏乐曲的多个方面,如,熟悉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关注乐曲的演奏形式及乐器;分析乐曲的表现特点,理解乐曲表现内容等等。还有一种类型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组材的欣赏课,也可称“主题型”音乐欣赏课。如《传统是条河》《环球音乐旅》《梨园风采》等,这种类型的欣赏是以了解一种音乐体裁或一类演奏形式为主,教学时可以采用泛听的方式,即结合单元主题的要求,欣赏音乐时找到主要的切入点引导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器乐音乐特点、不同演奏形式的表现的特点等等。由长沙市二十六中戚一明老师设计和执教的《八音和鸣》一课,为我们提供了“主题型”音乐欣赏课的几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是采取音乐片段式欣赏教学的方式。在该课的教学中,总共涉及到了八首乐曲的欣赏,戚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片段欣赏”的方式,选取乐曲中最能为“目标”所用的精彩片段集中欣赏。本人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在一些特定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大胆运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音乐表现形式或体裁的认知,因需要让学生了解的音乐的表现形式、体裁及相关内容较多,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一般一课时会包括多种表现形式或体裁的认知及相关作品的欣赏。

如果每种类型作品的都采用全曲欣赏的方式,务必会占用较多的欣赏时间而减少对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如果不欣赏乐曲只讲解作品的.类型及表现特点,学生虽然掌握了理性的音乐知识,却没了感性的体验,也失去了音乐学习的特性。所以,在此类学习内容的教学中,采用音乐片段欣赏的方式,应该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即能让学生能多了解一些音乐的表现类型,具有理性的认知,又能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其经典的作品,了解其音乐的表现特点,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能增加音乐课堂的容量,发挥单位教学时间里的最大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尝试的一种音乐欣赏教学方式。

二是紧靠主题目标设计音乐欣赏问题的方式。该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重点认识一些乐器,分辨常见乐器的音色。该课的教学紧靠目标展开,欣赏音乐作品时的设问也是紧紧围绕器乐音色特点的了解。如,教学的开始就以“听音乐猜演奏乐器”的活动,聆听目标直指乐器的音色,且这种方式即活泼,又很有音乐性,还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音乐欣赏经验。又如,欣赏由教师本人现场古筝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中“江楼钟鼓”片断后问“古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欣赏《春江花月夜》中的“洄澜拍岸”片段时设问“你能听辨出哪些乐器”,等等。同时,整个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和小结语中,也多次强调了解乐器音色的重要性。 “中国的古乐器内涵韵味,深邃而高贵,每种乐器的音色都具有其特有的个性,要想真正的了解中华民族乐器,品尝中华民族音乐的韵味,同学们还需加强音乐语言的学习,在课外多多接触中华民族乐器,欣赏中华民族音乐作品。”紧靠主题目标设计问题使音乐欣赏更具指向性,更易达成教学目标。

三是运用表格归纳总结音乐知识的方式。初中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在对音乐的聆听与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对音乐相关常识的理性认知,也是初中音乐教学应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又由于受音乐教学时间所限,一般一课时教学中会纳入多种音乐类型的认知,此时,采用一种表格的方式将音乐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理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条分屡细,一目了然。同时,通过表格中各项内容的比较,学生也更容易把握音乐的特点。戚老师在该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两个表格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归纳。

如,用表格对各组民族乐器从基本结构、演奏方式、代表乐器三个方面进行的归纳比较;欣赏了《紫竹调》片断和《将军令》片段后,采用表格的方式对江南丝竹和苏南吹打从演奏乐器、乐曲情感、流行地区进行小结,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这两种演奏形式的表现特点。

第2篇:八音和鸣

八音和鸣

主备人:

时 间:

课 时:

学科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

3、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教学难点: 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琵琶 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

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学生齐声朗读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我们知道琵琶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既能表现雄壮、热烈、紧张的气氛,又能抒发轻松、愉快、优美的情感,它的音色如珍珠滚落到玉盘中碰撞发出的声音那样美妙、清脆、悦耳。

2、介绍常见的琵琶指法,进一步感受琵琶“珍珠落玉盘”的美妙音色。

三、审美体验,展示交流

3、播放VCD《阳春白雪》,学生听赏全曲,结合标题及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学生大胆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意境。①该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 ②该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交流听后感。生1:优美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让我仿佛看到了冰雪消融,流水潺潺的初春景象,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生2:这首乐曲让我回忆起了小时侯跟父母去踏青的情景,我现在感觉心情非常舒畅。

生3:我想用一首杜甫的《绝句》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学生朗诵《绝句》)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我非常高兴。正如大家所说,《阳春白雪》这首乐曲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活泼轻快,描绘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感受音乐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首唐诗,请大家看大屏幕。(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学生朗诵《钱塘湖春行》。②理解古诗的深刻内涵。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早春时节的盎然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喜爱。(2)《咏柳》------柳宗元 ①请个别学生朗诵《咏柳》。②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古诗的内涵。

生: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写,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熟悉的诗词的回忆、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感受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音诗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7、复听《阳春白雪》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

(二)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师:诗人们用诗词来赞颂生活,音乐家们用音符来表达情感,画家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描绘生活的呢? 生:用图画。

师:是的,画家们是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生活的。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渔翁独钓图》。

1、欣赏《渔翁独钓图》,朗读张志和的《渔歌子》。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勾画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画中画了白鹭、桃花、流水、竹林、连绵的群山、竹排、渔翁。在清幽的环境中,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诵张志和的《渔歌子》。(学生朗诵《渔歌子》)

四、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2播放VCD《渔舟唱晚》,学生听赏全曲。

师:《渔舟唱晚》全曲可分二部分,前后两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较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听赏过程中要仔细对比一下。

3、师生交流:结合图文提示及乐曲前、后两部分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乐曲的意境。生1:这首乐曲第一部分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典雅,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越来越热烈,表现出了渔人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生2: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了清幽、美丽的傍晚景色,第二部分情绪热烈,让我联想到了渔民们满载而归,海面上繁忙、热闹的景象。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只要用心去聆听音乐,都会得到美的享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刚才我们欣赏的《渔歌子》外,同学们能否再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4、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生:我来为大家朗诵柳宗元的《江雪》。(学生朗诵《江雪》)师:你能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吗?

生: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在冰天雪地里独自钓鱼的老渔夫的形象。

师:回答得很好。我也很喜欢柳宗元的诗,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渔翁》。(学生朗诵《渔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设计意图:通过画、诗、音的结合进行多元整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意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复听《渔舟唱晚》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

(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师:我国民族器乐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器乐家,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熟悉的器乐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生1:我知道的器乐家有华彦钧,代表作是《二泉映月》。生2:我知道的器乐家有黄海怀,代表作是《赛马》,还有彭修文,代表作是《瑶族舞曲》。

师:回答得非常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器乐家、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

1、作曲家简介:向学生介绍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师:刘天华是江苏省江阴人,从小酷爱音乐,尽管家境贫寒,仍然坚持学习二胡、琵琶演奏,他在北大任国乐导师期间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编印出版了《音乐小杂志》。1932年染上了传染病猩红热,逝世于北京,年仅37岁。虽然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留下了大量音乐遗产,更重要的是,他将二胡这件民族乐器从伴奏地位上升到独奏地位,在高校设立二胡专业,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为二胡在我国民族器乐中的地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歌舞引》。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设计意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

2、介绍《空山鸟语》标题由来。

师:《空山鸟语》这个标题来源于王维的一首诗——《鹿柴》。哪位同学来朗诵一下这首诗?(请个别学生朗诵《鹿柴》)

师: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诗中的“人”换成了“鸟”,它要表现的是在空旷的山谷里听百鸟鸣叫的情景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就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大森林,去聆听那百鸟的鸣叫声。

3、播放VCD《空山鸟语》,学生欣赏全曲。

4、师生交流: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生1:乐曲开头节奏较为徐缓,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早晨,鸟儿们和大森林从睡梦中醒来,一只鸟儿站在枝头上唱起了歌,许多鸟儿都争先恐后地唱了起来,大森林百鸟音乐会开幕了。

生2:我想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常忆那次春游,误入密林深处。寻路,寻路,惊起鸟儿无数。

五、拓展延伸,点拨升华

师: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深受感染。二胡音色柔美圆润,尤其适于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乐曲中、鸟鸣声中,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反馈

第3篇:八音和鸣

八音和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何为“八音”,民族乐队的乐器分组及其音色特点。通过欣赏《空山鸟语》、《阳春白雪》感受琵琶、二胡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评论(0)2学情分析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在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分类、感知各个乐器组中常见乐器音色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赏析《阳春白雪》、《空山鸟语》这两首传统民乐独奏曲,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换、乐曲风格的不同,体会民族乐器的意境和韵味,再配以乐谱、图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

(二)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识别古琴、编钟、编磬、骨笛,听辨其音色。2.能背唱《梅花三弄》主旋律,积极参与《楚商》的合唱练习。

3.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了解宫廷音乐的特点。教学重点:

了解古琴、钟磬、骨笛的音色,知晓它们的分类。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08年的奥运会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开幕式中的精彩画面。欣赏:《击缶而歌》

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的欢迎仪式用缶而不用鼓? 生: 缶是我国传统的古老的乐器。

师:对,缶是我国很古老的乐器,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了解中华古代音乐。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八音和鸣》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

教材目标、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华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民乐合奏曲子,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形式,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知识,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

3、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听赏《欢欣的日子》,《空山鸟语》,《喜相逢》,《阳春白雪》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常见民族乐器名称及其分类。

难点

【来:能够记住音色,并且对四首乐曲的旋律能够大概了解。2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教学

堂小结

活动1【导入】导入新、以实物“葫芦”,谈话概括引出题“八音”。

2、以“八音”导出题《八音和鸣》。

活动2【讲授】新、师:同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八音和鸣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音和鸣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