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KM教学理论下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论文
KM教学理论下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领域和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帮助,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已然发展成为人才的竞争,因此随着KM教育理论的问世,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文章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在KM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其改革方法,以期克服以往“C#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KM教学理论;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方法
自从第三次工业革命结束后,计算机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堡垒。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自1972年,C语言被D.M.Ritchie发明后,由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1]。随着社会的发展,对C语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把“C#程序设计”课程加入到学校教学中,希望学生能掌握一门生存技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但是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涉及的内容众多,且难度较大,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再加上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讲课模式上都使得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在对C语言课程产生畏惧感,以致完全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因此急需对“C#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改革。而随着KM理论的兴起,为其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改革思路。KM教学理论是将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思维导图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中K是指“知识逻辑结构”(KnowledgeLogicStructure),M是指“思维导图”(MindMap)[2]。KM教学理论的宗旨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本职,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传统C语言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KM教学理论的指导下,“C#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法,以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一传统“C#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不足
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一)教学重点错误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科举考试制度,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受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育重点放在了学科知识的学习上,“C#程序设计”课程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教授C语言时,也是按照一般教学流程来教授,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及实验,最后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看作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3]。这种把理论知识学习当作学习重点,从而忽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做法,使得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讲解对学生难以理解的C语言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严重的是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只停留在知识点学习以及问题的解答上,无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上,使得学生一旦踏入职业生涯就会发现自己几年来辛苦的学习无法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帮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会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教材选用不当
一场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材获得的,可以说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材中的内容是教学重点的直接反应,在C语言教材中,如果理论多于实践,那么相对的,教师也会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介绍上,反之则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4]。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及教师历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且理论知识还不能顺应时事的发展,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最终影响到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落后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每年进入学校的学生人数必然有所增长,造成一个班级人数过多,且课堂教学学时有限,为完成学习进度,使得老师无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无论是什么样的课程,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在讲台上讲解,不管这科是否需要学生更多实践,学生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也习惯了重点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无论老师在强调什么,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记笔记上面,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C语言实际编写能力自然不会提高,理论知识也会毫无用武之地。
二“C#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法
(一)正确认识教学重点
针对教学重点错误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明确教学重点,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确定一个“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过程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5]。在这个大的`教学目标指挥下,学习模块众多,内容复杂的C语言设计必须找准它的要点和关键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进行扩充和丰容,最后再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突出实用性。
(二)正确选用教材
针对教材选用不当的问题,我们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选用符合C语言特点的教材,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对C语言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应该是鼓励他们尝试进行程序设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的选择上,要选择内容更偏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材,这样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C语言教材内容的讲解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个情景案例,在解析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的同时,把理论知识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让C语言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个案例都串联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大的理论框架,方便学生在编写程序时,更灵活的运用。最后教师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当的参考资料和文献,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让教材为教学服务,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式
针对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进行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用C语言设计程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个程序,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设计想法,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在旁进行辅助,解决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出现的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比较难的数组、指针、继承、多态性等问题[6]。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C语言程序设计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C语言本身特点的影响,使得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安排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其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在KM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改革课程设置,具体方法有要正确认识教学重点,要正确选用教材,要改变教学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关注课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选择适当教材,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使学生适应编程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颖,李葆萍,马超,等.基于KM教学法的知识图开发、教学及评估研究——以《C语言》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4(8):87-92.
[2]程钢,杨杰,吴志强,等.SAKAI平台下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应用——以测绘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J].测绘通报,2016,19(9):133-136.
[3]蒋宁.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6,35(3):11-15.
[4]秦桂英,朱葛俊,朱利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36-40.
[5]曹晓丽,邢玉娟,贺元香,等.多元交叉教学模式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3):106-111.
[6]马海峰,秦桂英.基于MOOCs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50-53.
第2篇:《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1-02-20 浏览次数: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语言之一,更是计算机应用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程序设计工具。同时C语言以其功能齐全、表达能力丰富、使用灵活方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以及双重性(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等众多优点,而备受学习者的青睐。但是在自我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发现,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复杂,规则繁多,使用随意,容易出错,从而令不少初学者感到束手无策。
通过本阶段建设学习型系部学习,重点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通过本系部提供的学习书目中《C程序设计》系列教材及网上视频教程的详细讲解,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下面对学习笔记总结如下几点:
一、C语言学习技巧
1、牢记基本规则
在初学者刚开始学习c语言时,不必在每一个细节上深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上。有时我们不必知道其“为什么”,只需知道“怎么做”即可。如果我们总在某些细节问题上纠缠不清,反复讨论其“为什么”,无疑使自己头脑更加糊涂,且有画蛇添足之嫌。
C语言源程序基本规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C语言源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每一个源程序必须包含main函数。程序执行时,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另外,C语言没有特定的标准输入输出语句,要实现输入输出操作,需要调用输入输出库函数和头文件。
(2)每个语句都是以分号为结束标记的,离开了分号就不能构成一个语句,也就是说分号是语句的必要组成部分。c语言书写格式自由,一行可以写多个语句,一个语句也可以写在多行。
(3)良好的C程序,一般都是以“/* */”来注释的,以使程序具有可读性。除此之外,还有C语言的一些运算规则。
2、精心设计算法
写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写出大纲思路。编写一个良好的C程序,同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算法。一个良好的算法对于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算法并非全都是数值运算的,也有非数 值运算算法。像人事管理、图书检索、翻译电报原文等都可以采用设计算法和编写C语言源程序来实现。算法是程序的灵魂,算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程序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结果的精确度。我们学会设计算法,也就是解决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倘若不了解算法,就根本谈不上程序设计。
3、认真分析程序
学好C语言还要逐步掌握分析程序的方法。因为要得到一个程序的结果,必须先读懂这个程序。读程序的过程中,还必须遵守C语言的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再对程序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例如:
main()
{
int a=0 ,b= 1,c;
c = b++ &&--b &&b--&& a++;
printf(“%d”,c);
}
对此程序进行分析,分析程序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C语言的基本规则,就无法得出程序的正确结果。分 析程序的目的是,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达到一定的语感。此时,再回头深入一些常见的细节(这些细节是需要通过较长期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的),解决开始时的 “为什么”。
4、敢于编写程序
不下河,怎知水之深浅?知道了C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设计出了程序的算法,具备了C语言一定的“语感”之后,就应该动手编写我们程序。
最初编程时,切忌过早地滥用C语言的某些容易引起错误的细节。例如:空格的有无,++i和i++的乱用,嵌套的滥用以及一条语句写在多行等等。这 样做一旦程序某个部位出错,很难查找,降低了程序的可读性。应该激励自己将所联想到的、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用算法表示出来,用 C语言源程序编写出来,以增加学习的乐趣,推动自我学习的积极性。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这门课的目的不是看“知不知道”,而是看“会不会干”。
5、上机调试程序
上机调试程序,并非仅仅为了结果,而应当从结果出发来进一步分析程序,使程序简洁化。上机调试程序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改正自己的误解或疏忽大意,从而掌握编程的一些技巧。总之,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表达能力极强的 结构化语言,不仅适合于通常的程序设计,而且是开发系统软件的好语言工具。在学习中,应该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掌握这个程序设计工具,为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编程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C语言的重要性
1C语言是Combined Language(组合语言)的中英混合简称。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是在软件开发上,而且各类科研都需要用到C语言,具体应用比如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
2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世纪需要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能够独立解决面临的任务,充满活力,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尤其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语言。
三、C语言的特点
1.C是中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C 语言可以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2.C是结构式语言。结构式语言的显著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这种结构化方式可使程序层次清晰,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试。C 语言是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的,这些函数可方便的调用,并具有多种循环、条件语句控制程序流向,从而使程序完全结构化。
3.C语言功能齐全。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指针概念,可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语言也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而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可以实现决策目的的游戏。
4.C语言适用范围大。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DOS、UNIX等等;也适用于多种机型。
C语言对编写需要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明显优于其它解释型高级语言,有一些大型应用软件也是用C语言编写的。
C语言具有绘图能力强,可移植性,并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它是数值计算的高级语言。
四、C语言的优点
1.简洁紧凑、灵活方便
C语言一共只有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程序书写形式自由,主要用小写字母表示。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C 语言可以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2.运算符丰富
C语言的运算符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共有34种运算符。C语言把括号、赋值、强制类型转换等都作为运算符处理。从而使C语言的运算类型极其丰富,表达式类型多样化。灵活使用各种运算符可以实现在其它高级语言中难以实现的运算。
3.数据结构丰富
C语言的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字符型、数组类型、指针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等。能用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的运算。并引入了指针概念,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语言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强大。
最后,《C程序设计》作为信息安全系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好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后继课程打好基本功,因此,我将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汲取有效教学经验和资料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第3篇:高中英语教学理论课程改革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理论课程改革论文
1高中英语教学理论课程
目前,高中没有专门针对英语教学理论开设相关的课程,因此,要丰富高中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论”这个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很有必要,它是整个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英语学科性质、英语课程、英语学习、英语教学原则、英语教学实施、英语教师、英语教学测评等基本理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培养和发展英语学科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学科的教授中,英语教师不能存在“本本主义”的思想,而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有英语理论中的不妥之处加以修正,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高中英语教学技能学习课程
在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
第4篇:《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通识课
教学时数总计:64学时 授课时数:32 实验时数:32 学分: 课程英文译名:C program design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函数、程序结构,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通过两个综合实验的练习,为以后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等)和各类运算符,能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各种数据的简单加工;
2.掌握C语言的运行环境及运行一个C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