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包头东方希望小学 崔晓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四年级下册教材第50----51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的: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4、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探究问题:
1、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测量黑板的长度。
2、让同桌测量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3、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4、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5、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师出示带来的生活中的小数。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1米,也可以写成0.1米。)
10板书:1分米= 1米=0.1米.
10(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③观察分数和小数,知道分母为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1米,也可 100以写成0.01米。)板书:1厘米=1米=0.01100米.(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③观察分数和小数,知道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它表示的就是百分之几,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③观察分数和小数,知道分母为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表示的就是千分之几,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三个数的小数叫做三位小数。
(三)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课题:的意义)11000米= 0.001米。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 “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习:课件出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整数
分数
小数 计数单位 1分米=1米=0.1米. 一位小数 0.1 101厘米=1
1米=0.01米. 两位小数 0.01 100毫米=1米= 0.001米。三位小数 0.001 1000
第2篇: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寨里总校西三小学 李秀珍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50---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重点难点: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
2、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究问题:
1、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用处。
1、猜数游戏: 教 学 设 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条带子是多少吗?请大家猜一猜。教师:现在如果老师要用米做单位的话应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能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实际测量中,像这类事有很多。有时在计算时经常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所以人们需要用另一种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我们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小数。
2、师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数的资料.小组交流,学生发言。
教师: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根据实际需要便产生了小数,这样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课件出示)《巧遇小数点》
东方刚刚发白,自然数家族中小3就起床跑步了。
突然,小3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看那小东西挺小,忙道歉:“真对不起,把你碰伤了没有?你是什么数?我怎么没见过你呀?”
小东西眨巴着两只大眼睛说:“数?我可不是什么数,我叫小数点”。小3摇摇头说:“不认识,大家都叫我小3,咱们交个朋友吧。”说完也不等小数点同意,拉着小数点就走。
自然数们看见小3带个小黑家伙,觉得挺有趣,一下子都围拢了过来。小3介绍说:“大家认识一下吧,这是我的新朋友小数点。”
数0好奇的问:“喂,小数点,你会干什么呀?”
“我会变魔术。不信,我给你们表演一下,请0和1出来帮我表演”。小数点右手拉着1,左手拉着0,面对大家站好。突然,他大喊一声:“变”。一道白光闪过,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比1矮了一大截的0.1。
嘿!真有意思。0.1得意地自我介绍说:“我叫零点一。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我”。它看大家还没弄懂,就一挥手说:“你们跟我一块去课堂继续学习吧。” 教 学 设 计
二、学习小数的意义。
1、初步认识小数。
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吗?请看:出示米尺图。(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分米、3分米呢?……
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米、1/10米、……
1/10米表示什么意思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米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因为1/10米还不够1米,用米作单位不能写“1”,得不到一个整数,所以我们在整数部分写上“0”,后面加上一个点,点后面写上“1”,读作“零点一”,表示1/10米。那么刚才我们找到的分数可以改写成怎样的小数?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米、……。
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多少?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右面有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这些小数都叫一位小数
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教师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1米、0.2米等这些一位小数来表示。(板书: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2)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0份呢? 出示米尺图。
教师:你能找出这里的分数,并且说说你是怎么找的?这些分数可以转化成什么样的小数?如果有困难可以求助书本或同学或老师。
学生互动学习。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教 学 设 计
教师:每份是几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分数怎么表示? 如果是13份呢?是几分之几米?用分数怎么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13、0.01这种二位小数来表示。(二位小数、百分之几)
(3)如果是把1米分成了1000份呢?
请同学们猜一猜,还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如何改写成小数。
(4)如果照这样分下去,还会得到些什么样的分数呢?如何改写成小数?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2、总结小数的意义。
(1)、分母是10、100、1000…… 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小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把你对小数的了解来向同学们做个介绍。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教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1。
同理二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0.0013、小数的运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小数。同学们试着完成思维训练。学生交流训练结果。
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说说怎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三、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大家知道了什么?(知识内容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大家交流的? 教 学 设 计
四、作业布置
1、练习九第1、2、3、4题。学生独立完成。
2、联系生活,尝试在课下,或者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到处都能用到小数,比一比谁更细心能发现的更多,用的更好。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第3篇: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P50—P51例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4、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全班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指名口答。
2、让两名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实际长度,看看谁的估测最接近准确值。
3、交流测量结果(2米81厘米),展开讨论(用米作单位)
4、引导小结:
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
第4篇: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原因及其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打好基础。
例1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执教者:蔡秀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P50-51。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
第5篇: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2008-2009学年度下期研究课教案
设计者:夏启军 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0--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与他人一起分享。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教学,抽象出小数的意义。2、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教具学具准备:米尺、卷尺、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这节课,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