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堂实录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9 07:15: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B:“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

A: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看屏幕的容易读错的字音。

A:下面大家读,读他的诗就要放声的读,旁若无人的读。

A:大家气势没有读出来。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

B:岑夫子、丹丘生。

A:就是朋友。

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李白是怎样劝的呢?

B:杯莫停。

A: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B:“会须一饮三百杯”。

A: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那李白怎样饮?

B:纵情,放纵,“斗酒十千恣欢谑”。

A: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用名马、皮裘换酒,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

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

欣赏朗读录音,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B:自己身世,所以郁闷,借酒浇愁。

A:什么心情?

B:愁,忘了一切。

A:是不是也说到了乐?

B:及时行乐,饮酒无比快乐,所以要狂饮。

B:时间一去不复返。

A:大家读“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苦短,人生易逝,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人生得意须尽欢”李白得意吗?进宫的遭遇是他人生的耻辱,李白乐了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且”什么意思?

B:“暂且”“姑且”

A: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营造乐的氛围。

前面要表现他内心的悲愁,他愁的根源何在?

B:“天生我才不得用”,期待“千金散尽还复来”。

A:还期待什么?应该用,没有用,51岁了,期待在哪一方面被用?是不是诗词、文学上?

B:政治上。

A:李白一生理想远大,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政治上却屡遭挫折,前几句是劝人饮,自己愁根源是未得用,引起无尽悲愁、痛苦,那么李白是不是沉浸其中,作者对这种现实有什么态度?

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果“但愿长醉不愿醒”是人生宣言的话,那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B:与前面的话有矛盾。

A:有矛盾,其中必有一假,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呢?哪个是真正的想法?

B:“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真的,后面的是醉话。

A:那么“古来圣贤皆寂寞”怎么理解?

B:心灵寂寞,抱负无法实现。

A:才干无法发挥,但李白是以圣贤自况的,所以他

B:难过、悲凉、逃避。

A:还有无奈,还读到了什么情感?

B:激愤,怀才不遇,抱憾终生。

A:李白这次到哪家宴酒?

B:元丹丘。

A:谁是主谁是客?劝主人喝酒的有吗?反客为主,由此看到什么?换成杜甫行不行?杜甫会不会像李白这样?

B:不会,李白豪放而浪漫。

A:这里我们看到李白的个性,豪放,率真,作为诗人的狂放不羁让世俗的礼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哪里是在劝朋友喝酒,其实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润,内心不平,愤激,感情很激烈。

请同学们大声地、毫无顾忌的、旁若无人的读一遍。余光中的《寻李白》中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感觉有愁,有激情,有自信,也又倔强。

A:看晚唐于武陵《劝酒》,比较格调有什么不同。

P:劝酒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B:……

A:齐读

(然后下课铃响起,课程结束)

第2篇:《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读一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请问:这是谁写的诗,这首诗写出了一代诗仙李白的什么特点?

生:李白一生好喝酒,喝了酒就会写出好诗。他很有才华,给我们留下很多好诗篇。

师:对,李白被称为诗仙,他一生放荡不羁,性情豪放。为世人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他的诗大多与酒有关,下面请同学们略举一些李白的饮酒诗。

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生: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更愁。

师:这些诗都表现了李白的真性情,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最有名的一首《将进酒》

师:这是一首汉乐旧题。请大家看题目:将进酒,应该怎么读,什么意思。

生:“将”读“ qiāng”是“请”的意思。与诗中“呼儿将(jiàng,拿)出唤美酒”的读音、语意都不同。

师:说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几同学来读一读。

生:……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请大家点评一下。

生:……

师:对,读诗就是要融入我们的感情。好,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

师:要想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就必须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那么,这首诗又是李白在什么情境下写的呢?

生: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当时李白和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住,三人登高宴饮,又正值诗人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怀才不遇之际,胸胆开张之时,借酒兴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诗情抒发。

师:既然是酒酣胸胆开张之际唱出来的,那肯定要带点酒味,所以我们要读出点醉意,才有味道。诵读时,就要结合诗人的心情以及饮酒的情境考虑到哪里该重读,哪里该轻读,轻重缓急、高亢低沉都要注意到,甚至还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使整个诵读的感情赋予变化,哪位同学再来试试?

生:(充满感情地朗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热烈的掌声,就是因为他能读出李白在这首诗中所透出的那种豪迈的气概。但我觉得,读这首诗,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还有更复杂深沉的情感隐含其间。下面,就让我们试着走进诗歌的血肉中,解读第一段,看看李白抒发的是什么情怀?

(请学生试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诵读处理的原因以及句子包含的情感。)

生1:我喜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悬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描写黄河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意境阔大。给全诗注入了开阔豪放风格。

生2:我喜欢“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这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诗人深藏一颗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积极用事的痛苦心灵,深信自己的才能总有一天会得以施展,这种乐观自信使无数吟诵此诗的后来者也深深体会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自由诵读第二段,边读边议诗人还抒发了哪些情怀?

生1:我觉得李白在这一段里所抒发的感情可以用一个“狂”字来概括。李白是狂放不羁的,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不愿意受到统治者的束缚。

生2:除了狂,应该还有种“愤”的情感。这可以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可以看出。

师:说得好,这两句诗与我们学过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哪句诗有相同的内容?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李白借酒渲泄心中郁积的不平,他的不平是什么?仅是抒发一己之不平吗?

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对权贵不满。也为古今圣贤抒发不平。

师:试将这两句诗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达有何不同?

生:内容相同:都表现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藐视态度。不同之处是,前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后者包含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懑中略见昂扬;表达形式也不同:前者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师:至此,我们可能以梳理出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板书:

悲——欢——愤——狂——愁

师小结:这就是李白,豪放壮阔,情感大起大落,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走进诗人内心,听听名家的配乐朗诵,看看别人是如何诠释这首诗歌的。

(PPT播放配乐朗诵)

师:听完朗诵,我们似乎看到了李白的个性,豪放、率直。作为诗人的狂放不羁让世俗的礼法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这哪里是在劝朋友喝酒,其实分明是痛苦的心需要麻醉,不平的心需要滋润,狂放的心需要呐喊!

师:请大家说说所知道的饮酒诗还有哪些?想想中国古代诗人为何爱喝酒?

生:酒成了诗人们消愁泄愤的载体,成了躲避现实的精神港湾,在诗中他们能找到真性情,找到真自我。

师:虽然诗人以一种驾轻就驾长风、携雷电的气势抒发着巨人似的感伤,可是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好,那就让我们用荡气回肠的声音来朗诵余光中诗歌《寻李白》中对李白的评价吧: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第3篇:《将进酒》课堂实录素材

《将进酒》课堂实录素材

A:我们刚刚学习了辛弃疾的词,其实你们知道吗,辛弃疾除了写词外,他还是一个善饮的典型,他不但善饮而且善劝,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西出阳关无故人”。

A: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将进酒》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进酒》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