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巴西教案
巴西 方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找到保护森林的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2.通过巴西迁都的事例,认识到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情感价值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对地里的学习兴趣,探讨地里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经济特征;
2.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保护;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各地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课。足球王国——巴西 板书:第四节巴西。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电脑播出巴西的地形图(多媒体课件)读图回答:1.二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2.巴西所处的温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4.巴西的主要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巴 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提问):(一).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让学生自己来介绍亚马孙河并展示图片)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二).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 些资源?(活动):学生分组讨 论并推选代表举例说明。教师提供图表总结。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提供全球气候 提供新鲜空气
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屏幕显示巴西地形
屏幕显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教师小结: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最丰富的优质铁矿有伊塔比拉露天铁矿。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教师介绍:巴西经济发展历程。过去:单一经济。现在: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现代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但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巴西成为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屏幕显示:巴西的飞机制造厂和咖啡种植园
教师引导: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教师小结:利用水能,合作修建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事业,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
教师小结: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还有2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可惜的是,这个宝库目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地球的肺”功能正在减弱,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学生讨论
屏幕演示:热带雨林地区的迁移农业和雨林危机 教师引导:如何解决热带雨林大危机呢? 学生讨论
议一议:你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有何看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教师承转: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屏幕显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
教师引导: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
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了解到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及雨林出现的危机。另外,巴西也出现了大城市的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问题。巴西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值得我们借鉴。板书设计
巴西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发达 2.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第一;
三、热带雨林大危机
四、城市化问题
1.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主要城市:圣保罗——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首都——巴西利亚
巩固练习:
1、全世界希望巴西保护的自然环境是()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刚果盆地 B、密西西比河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湄公河流域
3、巴西最大的城市是()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维多利亚 4.巴西的首都是()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维多利亚 5.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中部、南部广阔的高原 B.北部广大的平原 C.东部沿海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第2篇:巴西教案
巴西教案
教案设计:魏步民
单位:河南省辉县市第一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0373 6058922 E mail:hxwbm@qq.com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3.认识热带雨林和亚马孙河等地理事物。4了解巴西主要的经济部门。
5.能说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主要的城市。【能力目标】:
1分析亚马孙河流量丰富的原因。2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热带雨林对人类环境的重要意义,培养关注环境变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对于巴西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学习2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的讨论。
三、教学难点
1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的分析。
2激发学生思考解决热带雨林被破坏问题的方法。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分析。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提问法等。
五、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课堂卡片制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教材】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世界之旅要到一个新的国家,这是哪一个国家呢?大家可以根据我的提示来猜一下。(1位于南美洲,2境内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3人民酷爱足球,4爱跳桑巴舞)学生回答:巴西。老师:看来大家对巴西这个国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巴西之旅吧。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巴西的地理位置(进入幻灯片2)
(通过世界地图和巴西地图了解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旅游准备】
了解巴西的下面有关情况:(幻灯片3)1 读图查找下列地理事物: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3 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4巴西面积和人口各占世界第几位?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后每组选代表为大家介绍巴西的状况。)
3、【行程之一】 游览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
(提前选好小导游分别为大家介绍)
小导游介绍亚马孙平原材料、亚马孙河材料。(幻灯片5)
(老师提出)小疑问:亚马孙河长度没有尼罗河长,为什么流域面积和流量却远远大于尼罗河呢?(学生讨论,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幻灯片6)
小导游介绍热带雨林材料(幻灯片5)
(老师过度:看来热带雨林对人类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却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而且不同的人观点还不相同,听说今天正好有一场关于热带雨林保护问题的辩论会,咱们去看看吧?)
辩论会 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问题。(幻灯片7)
4、【行程之二】参观巴西经济部门
(导游介绍:巴西的经济实力在南美洲是最强的,我们可以从工业、农业、矿业和水力资源四个方面来了解。)
①完整的工业体系(幻灯片9)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幻灯片10)③矿产资源丰富(幻灯片11)④水力资源丰富(幻灯片12)(分别由小导游介绍)
5、【行程之三】游玩巴西主要城市体验民族风情
主要城市概况(幻灯片14)
(幻灯片显示主要城市图片,小导游介绍城市情况。)
老师提出小疑问: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这是为什么呢?-----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民族风情欣赏(幻灯片15 16)
提问:大家知道巴西的人种主要有哪些吗?----学生回答。所以巴西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融合性。
(显示巴西狂欢节、足球和桑巴舞图片,由学生介绍有关情况。)
欣赏狂欢节、艺术足球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分析巴西人的民族性格特征。(乐观、狂热、融合等)
6、【旅游总结】
第3篇:巴西教案
巴西教案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巴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 护热带雨林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教学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巴西的位置。
教学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
第4篇:巴西教案
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株洲县渌口镇中学
廖建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的影响。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b.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现状,以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c.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
第5篇:巴西教案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种族平等观念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巴西的种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
教学难点:
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巴西的种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信息媒体辅助法
四、过程与方法
教学流程一:指尖上的巴西之巴西的位置
达成目标:
利用地图找到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
情境导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