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面 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长丰县小桥小学 姚大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尤其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受万人爱戴的人。鲁迅逝世,各色各样的人都来吊唁他,在巴金的《悼鲁迅先生》中可见鲁迅在人们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鲁迅走了,留给人们的是悲痛,也是回忆,侄女周晔对伯父的回忆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却只与鲁迅有一面之缘,在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面”。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3、就在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之交中,阿累对鲁迅整体的印象是什么?
(课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话。)
4、可见鲁迅已经给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找出对鲁迅的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作上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这几次描写有个共同点,都是写鲁迅的“瘦”。那我们就找出写鲁迅的“瘦”的词语或句子:“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6、同学们,鲁迅多瘦阿,瘦的让我们震惊,瘦的让我们心痛,为什么他会如此的瘦呢?请同学们结合着课文了的内容和课外搜集的内容进行讨论。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7、鲁迅的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劳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笔批判着当时的社会,他用自己的力量救护着当时受苦落难的人们,可见,他的瘦是多么的令人肃敬阿。他虽瘦但──
请找出关于鲁迅的“精神抖擞”的句子:“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8、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对鲁迅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
9、集体朗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那“微笑、点头”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3、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4、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虽然鲁迅离我们很遥远,但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就像阿累一样,用“一面”时刻鞭策自己,我们也应该时刻叮嘱自己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四、拓展
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写一段外貌描写,不写名字,让其他同学猜测。
【板书设计】
一面
鲁迅先生──瘦──精神 教学反思:略
第2篇: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中宁九小 虎语男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一面》这篇回忆录写得很别致,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面遇,短暂而又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经过。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一面》的成功之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于细微处见人物的伟大品格。同时作者又细致的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外貌,从外貌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学情分析
文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要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小事中所表现出的鲁迅的伟大品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外貌描写的方法,有所感悟,当堂练笔,读写结合,把习作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词语,理解“憎恶、捻着、颓唐”等词语的含义,能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预习提示,整理出预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问题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三: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提示:怎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回忆方法。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新的概括方法(出示课件:时间 地点 事情起因 事情经过 事情结果)。
(1)学生浏览,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2)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是呀,作者只见了鲁迅先生一面,但是这一面却对作者的影响很大。那么作者与鲁迅先生仅有的一次会面中,他留给作者最深的影响是什么?(是他的外貌)
三、深入感知体会写法
1.跳读课文3-29自然段,找到3句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在句子边写写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出示)
3.品读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比较感知,体会写法。
(1)自由朗读,指名读,说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影响?(2)这三处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吗?(瘦)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样的呢?(3)文中还有三句是描写鲁迅先生瘦的句子,同桌合作,找出来读一读。(4)说说你在学习本文的外貌描写后,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什么样的收获?(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或自己的想象来说说看
(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4.所以在作者眼里,可敬的鲁迅先生是(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吗?
提示:严肃慈爱/顽强战斗/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5.让学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学生: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提示: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6、课文延伸,升华情感
让学生结合课文与视频,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三个问题: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提示:切合鲁迅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发挥。7.小结课文:作者与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见面之时,先生的外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先生的精神更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让他终身难忘。这就是鲁迅先生的过人这处。相信这一面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吧。
四、拓展练习
1.模仿本课的写法,写一写老师的外貌特点。
2.写一写你的小伙伴的外貌,注意抓住人物特点,细致描写。
五、布置作业:
1.找出本课中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多读一读,细细揣摩并抄写下来。
2.模仿本课的写法,写写你的小伙伴,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细致的描写。
六、板书设计:
19*一面 瘦——精神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第3篇:一面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一面》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情感与思想】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拓展与延伸】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如《给颜黎民的一封信》等。
【重、难点突破】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是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人真可谓是千千万万,可是能够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微乎
第4篇:一面 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
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
第5篇:《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
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
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课内预习;
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
第6篇:《一面》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面》教学设计
设计者:湛江开发区第二小学 黄秀华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学习本文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难点: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
第7篇:《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设计者:廖海蓝
一、导入新课
(1)鲁迅先生非常关心青少年,这一点,我们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中,已经有所感悟。其实鲁迅不仅关心自己的侄女,对其他年轻人亦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生接待来访青年五百余人,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余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以至有这样一个人,一位青年工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学生齐读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按照时间顺序,弄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二、自读课文,整
第8篇:一面教学设计
19《一面》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张智
学习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词语,知道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试着写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
1、作者和鲁迅的资料
2、鲁迅名言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人真可谓是千千万万,可是能够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可是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二、读词语,说意思
词语:莽撞、踌躇、摩挲、颓唐、打眼、憎恶、虐待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