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面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
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
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课内预习;
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虐()待摩suō()
jiǒng()相抖擞()颓()唐
chóuchú()不能自yǐ()
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
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
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
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
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
当讲解。
提示:
第一教时
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
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
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
敬。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提示:
“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提示:
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五题。
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教学要点
第二教时
一、检查旧课作业;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三、总结课文;
四、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
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
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
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
况。
四、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
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五、练习
当堂完成“记忆·联想”中的第九题。方法:先由学生独立书面作答,然后通过学生口头交流检查
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明确。
六、布置作业
1.课外书面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七题。
2.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面》教学设计
莆田市仙游县赖店中心小学 郑晓玲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课文分为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作为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面》是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学本课时,学生已学了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以及另一篇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已初步认识鲁迅先生。而本课教学将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由于人物所处年代离现在比较久远,因此学生对时代背景不是很熟悉,对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不能轻易理解和感受。
三、设计思想
一是让学生通过品读文章和借助收集到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读写迁移,进行小练笔。
四、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初愈”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习抓住特点描写外貌的方法,进行读写迁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理解特殊年代的进步青年的含义,感受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1、由亲人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引出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回忆的文章《一面》。
2、出示课题,齐读。
3、交流资料,了解作者阿累。
(抓住两篇课文都是写对鲁迅先生的回忆的共同点,将亲人与普通工人不同的记忆和往事作对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阅读期待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点明本文是略读课文,让学生交流预习时学习的方法。
2、同桌分段互读课文,正音。读后点评。
3、学生交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4、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概括的方法:围绕课题,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来概括。
(掌握学习的方法,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及时总结学习方法,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5、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师生交流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特殊年代的进步青年的含义。(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起重大的作用,有助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
(三)、品读感悟,受到熏陶
1、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预设:
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相机展示资料:关于内山完造、内山书店、《毁灭》和《铁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探讨,互相学习,掌握方法,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理解“虐待”。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可能会遭受怎样非人的虐待:
当 时,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2)、理解句子: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们”指的是谁?
作者为什么要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3)、师小结:“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
(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创设语境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也有助于对社会背景的了解。)
(四)、读写迁移,描写外貌
1、快速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他的外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3、师小结:作者抓住瘦的特点来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由远及近,由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
4、请同学们仿照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用文字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5、学生进行小练笔,师巡视,相机指导。
6、挑选学生的小练笔,进行集体点评。
(读写迁移,写法的学习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一种写法的掌握。)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关怀进步青年,指给他们前进的方向,无数的青年人从他身上获得革命的勇气和希望。
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的故事,自读感悟,进一步走近鲁迅先生,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19、一面
黄里带白的脸让人担心 ↗ 头发抖擞地直竖 ↘
外貌 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 竹枝似的手指 ↗
(抓住描写外貌的精彩词句,感悟作者采用的写法,便于进行读写迁移,指导学生小练笔。)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2.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9.《一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2、......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一面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一面》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19《一面》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张智学习目标1、会读课文中的词语,知道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试着写主要内容3、找出文中对鲁迅的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