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8 07:03: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瑞雪图》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 雪

《瑞雪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字中蕴涵的美,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推动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家是按怎样的写作顺序描绘事物,理解作家的写作思路。

3、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了胶州半岛,看到那里正在下着大雪,可惜没有来得及细细品位和欣赏。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瑞雪图》,进一步了解瑞雪的美丽。

2、复习:作家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瑞雪图》的?(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瑞雪图。)板书: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

二、品读课文,自学交流。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各小组在一起先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描写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然后在一起互相交流,带上感情并优美的读给其他组员听。

(2)找出描写下雪时、下雪后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分别都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情景。

找一找:找喜欢的句子,画上“——”。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三、汇报交流、精读探究,体验情感。

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四、交流学习情况。A、下雪前:天气骤变 B、下雪时:雪大

(1)生1:我喜欢“下雪时”部分,感受到了雪中景色很美,是从“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我从大片大片感受到了雪下得非常大;从簌簌落落感受到了雪下得很急。

师:说得非常好,除了这个句子能感受出雪下得很大很急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呢?

(2)生2: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我从沙沙声也能感受到雪下得又大又急,还从压断能感受到积雪很多。

师:是啊。开始下雪了,雪下得又大又急,请自由朗读这两句话,体会雪的大和急,并思考: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看、听)

(3)指导朗读: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

(3)拓展: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师评价)D.下雪后:人欢。

这雪景实在太迷人了。看,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在那玩雪呢!他们玩得怎样?(高兴!)是呀,在这雪地里,他们玩得真高兴呀!同学们在雪地上玩过吗?

生:玩过,打过雪仗、堆过雪人、掷过雪球。

指名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出示背景资料。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并不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冰雪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本文写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望着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农民伯伯们会说„„

生1:啊,终于迎来了一场瑞雪,来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生2:雪,你下吧,等明年丰收了孩子们就能吃饱饭了,他们一定感谢您的。

生3:雪你快下吧,麦苗正等着你的到来呢„„

六、总结概括,升华情感。

这场雪到来,农民伯伯是快乐的,作家也是快乐的,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瑞雪就是及时、吉祥的雪;丰年就是丰收的年景)

师:对!一场及时、吉祥的大雪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这句话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雪、赞美雪)板书: 喜悦 赞美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七、课堂回顾、欣赏画面、美读全文。

作家描绘的雪景这么美,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白雪世界,去北国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面吧!同时吟诵描写雪的诗句。

八、拓展延伸。

作家为我们描写了这么美的雪景,你们若是摄影师,想把哪些景色摄影下来呢?

九、课堂反馈。

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第2篇:教案:瑞雪图

教案:瑞雪图

作课教师:铁西实验小学 田家林

教材简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文中字里行间虽无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本文处于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了解雪的知识,感受雪景的美丽,体会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并通过阅读雪中故事受到自然美、人格美的熏陶。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联想,夸张的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正是复习旧知的好教材。因此,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学过的读写项目体会本课在写法上的特色。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瑞雪图》一文所描绘的美丽雪景是北方孩子在冬天喜闻乐见的景象,因此,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品读课文、课内外延伸相结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第4、5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教学难点: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粮棉歉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

四、学法迁移,学生自学汇报第三自然段(下雪时)。

1、过渡:下雪前天气变化的这么快,这场雪到底下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学习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2、提问:你从第三自然段的哪些地方看出了第一场雪下得很大?画出相关的语句。(出示幻灯)

3、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自学第三自然段,然后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4、小结:雪中的景象作者就是抓住以上事物的特点写得很细致,写得有形、有色、有声。

5、老师范读,请同学们静想画面。(出示图片)

6、同学练读,作者看到这么美的雪花在天空翩翩起舞,心中是多么高兴啊,看看谁能把雪大的特点和作者喜悦的心情读出来。

五、以品味、美读促学,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受雪后的美景。(下雪后)

1、过渡: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女同学一齐来读第四自然段,男同学认真听。(出示图片)

2、思考: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近处;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

3、练读:从课文中找到写“远处、近处”“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4、欣赏:观看视频理解“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 5、下面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去掉后好吗?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 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 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 雪球儿。

6、练读:读出雪景的美和作者的喜悦之情。7、体会:“嗬!好大的雪啊!”所表达的情感。

8、讨论:下雪后,那些地方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大家说说。(提示:可以用下面这句话开头写一段话。“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

9、如果现在你就站在雪地里,你会做些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掷雪球)你有何感受?(开心高兴)

10、那么,书中的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我从“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一句中看出来的。孩子们“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雪真的能震落下来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夸张的写法。(出示文字)

11、小结:也许是一阵风把树枝上的雪吹落下来,也许是孩子们掷的雪球把雪打落下来,而作者把它写成“孩子们的叫喊声把雪震落下来”这就突出了孩子们欢乐的情绪很高,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请男同学

第3篇:《瑞雪图》教案

《瑞雪图》教案

《瑞雪图》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 胶东半岛 骤然 彤云密布 簌簌 万籁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妆玉砌 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掷 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瑞雪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幻映”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基本功训练

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瑞雪图》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幅雪景的?(指名回答:“下雪前-下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瑞雪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

新都香城小学 胡冰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幻映”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竣青眼中的《瑞雪图》。(教师板书课题。)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雪的录像,让我们静静的去欣赏吧!(欣赏雪景视频。)

从你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你们已经被这样的一场大雪吸引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瑞雪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大位庄小学

李丹

一、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2、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两星期前我们这里下的今年的第一场大雪,还记得吧!漫天的飞雪、如画的雪景着实让我们快乐了一番,我们都为雪的美丽而惊叹,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当时的雪景吧!(出示图片)

2、欣赏完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景,下面老师带领大家来一次穿越,我们一起穿越到53年前的那个冬天,去欣赏、体会那年的第一场雪。来!大家齐读课题。孩子们,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瑞雪”什么意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瑞雪图

《瑞雪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瑞雪图教案合

瑞雪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幻映”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4.学习第一部分,学习为第一天白天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的方法。5.学写生字。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瑞雪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瑞雪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