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瑞雪图阅读”。
《瑞雪图》教学设计
新都香城小学 胡冰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幻映”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竣青眼中的《瑞雪图》。(教师板书课题。)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雪的录像,让我们静静的去欣赏吧!(欣赏雪景视频。)
从你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你们已经被这样的一场大雪吸引住了。
2、课题中用了一个字来概括了雪的特点?(瑞)让我们请字典帮帮忙!看看瑞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
师:好了,请你起立,读一读你查到的字典中的意思。
瑞雪,就是应时的雪。
3、师:刚才我们从字典中初步了解了瑞雪就是应时的好雪。为什么这是一场应时的好雪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这场雪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在自然段的旁边做上批注。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指导,并同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题眼中的“瑞”,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样的一场雪是一场怎样的雪,为后面体会作者内心的无限喜悦打上基础,也更能理解这场雪的特殊意义。)
(二)、教学过程
1、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场雪怎么样吗?
生:这场雪很美。(板书美)
师:谁跟他有不同的感受,你说。
生:雪很大。(板书大)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以自己直观的感受去首次体会这样一场雪的直观体会。)
2、感受雪的大。
是啊,这场雪很大也很美!那就先让我们去领略这样的一场雪“大”在哪里? 师:你划了哪些描写雪大的句子
“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生:你很会学习。注意到雪刚开始下时就很大了,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板书:纷纷扬扬。)
播放下雪的视频,那学生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在那录像中已经看到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想象这美丽的情景,自己再读一读。(生自读,抽生读)
是啊,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是如此的大啊!那雪中又是怎样的情景,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雪大呢?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读。)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大?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媒体展示)你看他读的多有意境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通过读把雪大表现出来
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雪花飘落下来。刚才读的句子中用这些词语表示雪很大,而这段话中出现了这些描写雪大的词语。
(红色标亮这两句中描写雪大的词语。)
(鹅毛般的 纷纷扬扬 降落
大片大片
簌簌落落地降落下来)如果把第一句话中用到的描写雪大的词换到第二句中,怎么样?
(分组读这两个句子)生:词语一样就重复了!
师:同样是描写雪大的句子,却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丰富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男女生分别读。)
师:雪花就这样簌簌落落的。一会儿地面就白了。你感受到什么?(时间短)仅仅只是一会的时间,大地就被刷上了白色,你还从那里感受到雪很大的? “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读——
你们的读把我带到了美丽的雪地。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话。老师读第一,二句,男孩子读剩下的句子,思考一下你们读的句子和老师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生:第一句概括写雪大。后面是具体写的!
你多会思考。就这样大雪整整下一夜。你又听出了什么?(很长的时间)
3、感受雪的美丽。
正是这样的一场大雪让山村变得格外的美丽,第二天的早上,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你看到了什么?(回到文中)
师:现在,我们都来想想一下,如果你的面前就是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你的心情是怎样?生:我的心情很高兴,很激动。(读出你的心情)(嗬!好大的雪啊!)师:极目远眺,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极目远眺,到处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板书)
师:你们看,这就叫粉妆玉砌的世界。(图片展示)这就是厚厚的白雪给村庄带来的新色彩。(男生读)
师:看近处,这又是怎样的世界呢?(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剩余部分。)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师:如果把这段话去掉几个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展示: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_________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____________雪球儿。学生读。分享感受。
(出示银条和雪球的图片)
这个什么?什么样的银条?什么样的雪球
是大雪把光秃秃的树枝装扮的与众不同,把松树和柏树装扮的如此的可爱,我们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它们。这样的美怎么能不让我们动容,也许你被这样的美打动了,读(抽生),这样的美也许也在你心里,读(抽生)
齐读
这样的美还在描绘着引读“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这样五光十色的彩虹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得美让我着迷。你能将五光十色换成一个相近的词语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你们就把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到句子中,看看是不是合适?(体会五光十色是最合适)
这个自然段从远到近的顺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雪景,请女孩子听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男孩子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粉妆玉砌的白雪世界吧!
师:作者用多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多美丽的画面啊,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看谁积累得最多。
(学生准备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句,重点词去感受作者在描绘这样一场又大又美的雪时的用词表达的奇妙,从而让学生学会和这些重点词进行对话,与文本中的这一幅美丽的雪景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最后让学生情不自禁的想把这样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
4、感受快乐
你们真了不起,又积累了这么多好句。现在我们就在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快乐。„„
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自己读读五自然段!(自读)
我看见了你,也许是你就在这样的雪景中,你在干什么呢? 生:堆雪人,掷雪球,上雪山,欣赏美景„„ 师:正是因为你们的欢乐的笑声让雪后的山村充满了生机。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图。
5、升华
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这场雪不仅大而且雪美,其实雪的好处是很多的,你还知道雪的哪些好处?
生:雪可以保暖;雪可以滋润庄稼„„
师:我不禁想起来一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师:除了这些,今冬的雪,还有深刻的含义。(音乐)在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遭受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洪水淹没了庄稼,蝗虫肆虐,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多么盼望着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啊!(出示图片)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视频)难怪峻青发自内心的赞叹,读——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俊青在原文中这样说到
(多媒出示: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无数的人群,在这银光闪闪的雪野上忙碌着……我的心里充满了兴奋的喜悦,我仿佛从苍茫无际银光闪闪的瑞雪上面,看到了浩瀚无边金光灿烂的收成……)
是啊,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美景和欢乐。我们高兴的赞叹
生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师: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的丰收的喜悦,我们兴奋地赞叹。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师: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憧憬,我们激动地赞叹。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师:此时此刻,在你心中还是一场怎样的雪?
生:丰收的雪:希望的雪„„
师:这场应时的好雪,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让人们看到了无限的希望,相信你们已经深刻的了解了这个瑞雪的含义,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以图片的出示,让学生明白这场雪对于作者而言是非同一般的,并以一次又一次的呼喊,让学生明白这发自内心的喜悦。)
四、板书设计
瑞雪图
大
美
纷纷扬扬
粉妆玉砌
丰收
《瑞雪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1、大家喜欢下雪吗?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
《瑞雪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大位庄小学李丹一、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2、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有条......
《瑞雪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
《瑞雪图》说课稿一、说教材《瑞雪图》是北师大教材第十二单元《雪》第一篇。这篇优美的散文选自于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原题为《瑞雪》,写于1962年。这年段,正是我国......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 雪《瑞雪图》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字中蕴涵的美,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2、推动学生的想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