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5 08:07: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

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

一、实施目的

本项目分布于当地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适宜水稻、玉米高产种植。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农民重工轻农,不重视粮食生产,大量耕地粮食产量不高,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发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期促进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我们组织实施了本次粮食安全生产工程项目。

二、项目指标

(一)规模与单产

水稻增产规模15000亩,平均亩产达61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105公斤,增长17.1%;玉米增产规模4000亩,平均亩产达38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80公斤,增长21.1%。

(二)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2)水稻规范化栽培达100%;

(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水稻旱育保姆覆盖率达80%;

(5)水稻生态旱育秧覆盖率达80%;

(6)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2.玉米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玉米优良品种推广达100%;

(2)玉米育苗移栽达90%;

(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玉米规范化定向移栽覆盖率达80%;

(5)玉米种子包衣推广应用达90%。

(6)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三、项目技术

(一)水稻生产技术

水稻以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规范化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着力狠抓品种布局和增密、增钾、调氮等“两增一调”关键措施,确保整个水稻生产的`安全。

(二)玉米生产技术

玉米以推广杂交玉米优良品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突出合理增密、改低产品种为高产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等“一增二改”关键措施,确保整个玉米生产的穗足穗大和高产稳产。

四、技术措施

(一)水稻增产技术措施

1、项目区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品种:中9优838选、中优169、内香优8518、香早优2017等杂交水稻组合;

2、大力实施旱育稀植,狠抓苗床增肥、苗期管理、规范浅插、合理密植、蘖穗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管水用水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3、适时播种,播期为3月25日—4月12日;

4、规范化栽插,一律拉绳规范化插秧,密度控制在1.1—1.3万窝/亩;

5、大力推广应用旱育保姆和无纺布等物化高新技术,技物结合,促进推广与自我发展;

6、着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项目区病虫害监测,适时组织机防联防,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

7、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适追蘖肥,巧施穗肥,配方施肥,增施硅肥”的大田施肥原则,一般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高产田为1:0.8:1.5。基肥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追蘖肥占15%—25%,追穗肥占25%—35%,酸性田块适当增施硅肥;

8、抓好“增钾、调氮”技术,拔节前亩增施8—10公斤钾肥,后期看苗增施5—8公斤尿素。

(二)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1、全面选用优质高产贵单8号、贵单6号、遵玉8号、兴黄单999、兴黄单206等杂交玉米组合;

2、适期播种,播期为3月20日—4月20日;

3、全面推广营养块(球)育苗定向移栽技术;

4、合理密植,规范移栽,适龄移栽,实行拉绳定距定株定向移栽,一般亩栽2800—3500株;

5、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早追壮苗肥,施足穗肥,巧施粒肥,配方施肥”的施肥原则,一般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配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缺锌土壤亩施2—4公斤硫酸锌作基肥;

6、大力推广应用玉米种子包衣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7、大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区各丘块一旦出现病虫危害就及时加以防治,确保不出现因病虫害而减产。

五、结论

水稻和玉米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栽培面积较大。为了继续发挥水稻和玉米的增产潜力,通过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大规模、全方位提高了水稻和玉米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区15000亩水稻,平均亩产增加到627.8公斤,亩增产122.8公斤,总增产1842000公斤,增值5526000元;项目区4000亩玉米,平均亩产量达388.5公斤,亩增产85.7公斤,总增产342800公斤,增值1234080元。水稻、玉米总增产2184800公斤,总增值6760080元。水稻、玉米县乡级示范点新技术投入和单位产量的增加更为可观,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确保了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的安全,强农、稳农和惠农力度得到了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组织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实施。

第2篇: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材料]

一、实施目的本项目分布于当地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侯,适宜水稻、玉米高产种植。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农民重工轻农,不重视粮食生产,大量耕地粮食产量不高,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发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期促进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我们组织实施了本次粮食安全生产工程项目。

二、项目指标

(一)规模与单产

水稻增产规模15000亩,平均亩产达61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105公斤,增长17.1%;玉米增产规模4000亩,平均亩产达380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80公斤,增长21.1%。

(二)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2)水稻规范化栽培达100%;

(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水稻旱育保姆覆盖率达80%;

(5)水稻生态旱育秧覆盖率达80%;

(6)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2.玉米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

(1)玉米优良品种推广达100%;

(2)玉米育苗移栽达90%;

(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达90%;

(4)玉米规范化定向移栽覆盖率达80%;

(5)玉米种子包衣推广应用达90%。

(6)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三、项目技术

(一)水稻生产技术

水稻以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规范化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着力狠抓品种布局和增密、增钾、调氮等“两增一调”关键措施,确保整个水稻生产的安全。

(二)玉米生产技术

玉米以推广杂交玉米优良品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为核心,配套应用宽窄行单株定向栽培技术,配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突出合理增密、改低产品种为高产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等“一增二改”关键措施,确保整个玉米生产的穗足穗大和高产稳产。

四、技术措施

(一)水稻增产技术措施

1、项目区全面选用优质高产杂交品种:中9优838选、中优169、内香优8518、香早优2017等杂交水稻组合;

2、大力实施旱育稀植,狠抓苗床增肥、苗期管理、规范浅插、合理密植、蘖穗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管水用水关键环节,提高技术到位率;3、适时播种,播期为3月25日—4月12日;

4、规范化栽插,一律拉绳规范化插秧,密度控制在1.1—1.3万窝/亩;

5、大力推广应用旱育保姆和无纺布等物化高新技术,技物结合,促进推广与自我发展;

6、着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大项目区病虫害监测,适时组织机防联防,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

7、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适追蘖肥,巧施穗肥,配方施肥,增施硅肥”的大田施肥原则,一般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高产田为1:0.8:1.5。基肥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追蘖肥占15%—25%,追穗肥占25%—35%,酸性田块适当增施硅肥;

8、抓好“增钾、调氮”技术,拔节前亩增施8—10公斤钾肥,后期看苗增施5—8公斤尿素。

(二)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1、全面选用优质高产贵单8号、贵单6号、遵玉8号、兴黄单999、兴黄单206等杂交玉米组合;

2、适期播种,播期为3月20日—4月20日;

3、全面推广营养块(球)育苗定向移栽技术;

4、合理密植,规范移栽,适龄移栽,实行拉绳定距定株定向移栽,一般亩栽2800—3500株;

5、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坚持“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早追壮苗肥,施足穗肥,巧施粒肥,配方施肥”的施肥原则,一般地块N:P2O5:K2O比例为1:0.5:0.8配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缺锌土壤亩施2—4公斤硫酸锌作基肥;

6、大力推广应用玉米种子包衣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7、大力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区各丘块一旦出现病虫危害就及时加以防治,确保不出现因病虫害而减产。

五、结论

水稻和玉米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栽培面积较大。为了继续发挥水稻和玉米的增产潜力,通过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大规模、全方位提高了水稻和玉米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区15000亩水稻,平均亩产增加到627.8公斤,亩增产122.8公斤,总增产1842000公斤,增值5526000元;项目区4000亩玉米,平均亩产量达388.5公斤,亩增产85.7公斤,总增产342800公斤,增值1234080元。水稻、玉米总增产2184800公斤,总增值6760080元。水稻、玉米县乡级示范点新技术投入和单位产量的增加更为可观,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粮食生产安全工程的实施,确保了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的安全,强农、稳农和惠农力度得到了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组织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实施。

第3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整理10篇))由网友 “chibi酱”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逐渐成为增加粮食产量重要手段,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本文将从粮食生产效率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和述评,最后指出未来努力方向。

【关键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了用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中国奇迹,但中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通过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已不能实现,知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的论文

【摘要】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逐渐成为增加粮食产量重要手段,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本文将从粮食生产效率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和述评,最后指出未来努力方向。

【关键词】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了用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中国奇迹,但中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通过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已不能实现,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提高粮食产量只能依靠技术,从198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就开始强调要通过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来提高效益,直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在强调技术支农的重要性,提出强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林业种苗管理生产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在林业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种因素导致种苗死亡的机率在逐渐下降,种植造林的成活率逐渐上升。但是,在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当前林业生产发展。本文结合林业种苗管理生产技术的现状,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一、良种采集与管理

在育苗造林过程中,林木种子是最基本的材料,所以为了培育壮苗,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良种。所选择的良种需要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遗传品质优良;二是种子品质优良。其中,良种的遗传品质优良主要是指培育出来的林木具有丰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特征;种子品质优良主要是指林木种子颗粒饱满、发芽率较高、发育健全、生命力较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等特征[1]。通常进行林木良种生产主要包含下列几个程序:选育和建立林木良种基地——采集林木种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粮食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