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3 08:08: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

(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戏形式学习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平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2篇:《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推荐)

《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2、以游戏形式学习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5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平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5/ 5/ 5/ 5

第3篇:《三个儿子》导学案

《三个儿子》导学案

《三个儿子》导学案

【备课悟读】

当看完课文《三个儿子》这篇外国作品时,被文章中老爷爷风趣、幽默的话所深深感悟―――“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从文章中体会到,无论古今中外,孝道永远是永恒的话题。所以,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提出质疑:文章内容里明明是讲了三个儿子,可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让学生带着质疑继续走进文本,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铺垫。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设计思路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另外,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教材、自读自悟自主构建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的教学主旋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视导课_三个儿子_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 看见一个儿子。

2.学会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体现的情感,在感悟中欣赏课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1、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培养学生具有孝敬父母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板书课题,23课《三个儿子》生齐读题。师:同学们,本课的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还认识它吗?大家快来读一读!(出示“我会读” 嗓子 胳膊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拎着水桶 走走停停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请看下面的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二、设题质疑

1、以图设疑:---看

⑴【出示课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孝顺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巧妙解字

1、课前交流,引出“聪”字。

2、书写文中生字“聪”,以此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句

1、呈现水桶图,读词“水桶”。“拎”字藏于水桶内,浮现,边读边做一做“拎”这个动作。

2、词语“沉甸甸”,指导ABB形式“甸”的变调。

3、出示一组词语:嗓子、胳膊、晃荡。(指导读好轻声)

4、出示句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指导“既…又…”的句式)

三、三个儿子,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引出妈妈的三句话,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骄傲,高兴,平淡。

四、那三个儿子真的像妈妈讲的那样吗?

1、图片导入,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游子吟》,齐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说

师:此时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伟大母爱中,回想以前,你为父母做过那些事情?《课件出示》

师:是啊,同学们,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个儿子》,品读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块写课题。(板书课题:三个儿子)师:注意“儿子”是一个轻声词,咱们一块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再来一次,注意不拖音拉调。(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师:课文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好。预习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老师要来检查一下预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三个。

师:好,你们在家中读了几遍课文,熟读课文也是预习的好方法。接下来请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2、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识记记形,规范生字书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生活情境、以图设疑

1、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有三位妈妈,两个妈妈在吃力地提水。

生: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在自顾自地展示歌喉(课件导入歌声);一个在翻跟头(课件出示动作翻跟头);最后一个在帮助妈妈提水。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同样你们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教学重点: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教学难点:

1、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 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4面,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标出生字词。思考一下,到底是说了一个怎样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