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修改”。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新安街道担山小学 刘爱芳
一、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故事内容生生动有趣,教学中应极力避免灌输孝敬父母的大道理的说教式做法,也不应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发现,进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二、教学方法:
1、信息收集法
2、谈话激趣法
3、体验教学法
4、读书指导法
三、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
2、理解老爷爷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叫《游子吟》,哪位同学愿意背一遍给大家听?(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古传颂的古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学生齐答)。
3、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妈妈和她们的三个儿子,让我们看一看妈妈对儿子又是一份怎样的爱。
4、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文中的三位妈妈,她们眼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马上翻开书本,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用心感受一下。(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2、再读课文,提高认知。
(1)怎样能把妈妈的话读得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
(2)刚才听了老师读课文,感觉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相同吗? 学生自由说后,师小结:第一、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最后一个妈妈说话时是比较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3)象老师这样读读吧!生自由练习再读文。
3、三读课文,感悟情感。(1)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师随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眼中最出色的一个人,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的洋洋得意。但是„„)
(3)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请个别学生以平淡的语气读一读,师随机指导朗读。
(4)刚才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三位妈妈的话。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示:(生汇报)
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 一个 唱歌好听 的儿子 另一个 没有什么特别 的儿子
三、探究课文,精讲课文。
1、质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3个)可老爷爷却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什么事?
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反复读)
(1)你想说什么?
(2)你猜想一下妈妈们此时心里会想什么?
(3)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2、但是文中的三个儿子看见“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同桌间一起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汇报:一个 的儿子
一个 的儿子
另一个 的儿子
3、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时,你觉得当时他正想着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4、此刻,你又有什么话想对第一、二个儿子说吗?
5、所以,老爷爷说(生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一生答:第三个儿子)
因为这是一个 的儿子(请个别学生说)
6、小结:一个懂得孝顺、体贴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
我们也是一样,只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孝顺、体贴自己妈妈,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好孩子吗?
7、你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吗?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三字经里也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体贴自己父母的才是好孩子。从古到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2、鼓励阅读。出示两篇小故事:《卧冰求鲤》、《黄香扇把温席》。
五、个性练习,作业布置 在临近的母亲节,为妈妈设计一张心意卡,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进里面。
板书设计:三个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没什么特别
唱歌好听 孝顺、体贴母亲——真正的儿子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百善中心小学陈静课前交流:齐诵三字经,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一导入1、孩子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他的名字是指黑板,读:三个儿子2、不仅“子”要读成......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始终贯穿着诚信、孝敬父母这两点来编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这......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郭玉玲【教材简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
23、三个儿子一、教学目标1.会认“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