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有理数乘法教案
§2.7 有理数的乘法(1)
课时课题:第二章 第七节 有理数的乘法(1)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2年 10月 15 日,星期 一,第 一 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初步发展、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3)知道倒数的意义.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及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
确定多个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
教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应用“启迪诱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是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进一步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关于负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同时通过小组进行讨论,议一议,有理数乘法的同号和异号的乘法的规律,得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利用例1的计算巩固法则,进而引出有理数的倒数概念,通过了例2的计算,探索规律,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拓展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探究的能力.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在此以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请看下面的题目:
投影展示 5+5+5+5=
(-5)+(-5)+(-5)+(-5)=
学生口答:5+5+5+5=20;(-5)+(-5)+(-5)+(-5)=-20 师:这样的加法能否转换为乘法,如何转化?
生:5+5+5+5可以看作4×5,(-5)+(-5)+(-5)+(-5)也可以看作4×(-5); 师:小学学习的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
(第七组)这组同学,利用的是我们课本上结论,说明我们的同学回家是预习了,学了就能用,也很好.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现在来归纳一下两个有理数相乘可以分为哪几类,他们存在什么规律?大家研究一下?
生1:有理数的乘法可分为四类:正数乘以正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
生2:我认为他回答的不正确,应为:有理数的乘法可分为三类:
正数乘以正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负数。因为: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是一样的; 生3:我认为他们回答得还不够全面,都没考虑0。教师总结:生1:把我们已学的四种情况都概括了;
生2:把异号的两数相乘纳为一种也不错,主要是利用自己的经验;
生3:作了全面的补充,把前两位同学没考虑到的问题都想到了,说明思维很严密。
整理一下,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同号的两个有理数相乘
二、异号的两个有理数相乘
三、0和有理数相乘
师:下面再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内容归纳一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 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思考
生1:同号的两个有理数相乘符号为正,并把绝对值相乘;
生2:异号的两个有理数相乘符号为负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生3: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积为0。教师总结概括并板书: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给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的结论的应用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四、尝试做题,巩固新知
1、算一算:
(-7)×3
(-48)×(-3)(-6.5)×(-7.2)
(-3)×3 强调指出:
(1)法则只适用于两个有理数相乘;
(2)结果强调两部分:一是符号,二是绝对值;(3)比较易混的是:“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2、典例讲析,规范做题
例1 计算:
(1)(-4)×5
(2)(-5)×(—7)
(3)(-381)×(-)(4)(-3)×(-)833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规范解题格式,由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
第2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
知识目标:有理数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能确定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乘积运算的符号,进行有理数运算;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用计算器给有理数运算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你还记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知识讲解] 计算并观察
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是什么关系?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gt;初一gt;数学gt;初一数学教案
第3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
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
(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式:
第4篇:有理数乘法的教案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蜗牛爬行模型的演示,循序渐进,导出有理数乘法法则。认知率100%。毛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掌握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方法和步骤。利用率100%。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练习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及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和合作,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互动率95%。
4、情感修炼与开导:通过练习中的沟通与合作,领悟有理数乘法与小学里数的乘法的联系、发展和进步。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导出、运用法则等活动,加深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与小学里数的乘法法则的比较及法则的导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
1、每组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蜗
第5篇:有理数乘法的教案
有理数乘法的教案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蜗牛爬行模型的演示,循序渐进,导出有理数乘法法则。认知率100%。毛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掌握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方法和步骤。利用率100%。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练习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及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和合作,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互动率95%。
4、情感修炼与开导:通过练习中的`沟通与合作,领悟有理数乘法与小学里数的乘法的联系、发展和进步。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导出、运用法则等活动,加深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与小学里数的乘法法则的比较及法则的导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
1、每组学
第6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基础知识精讲】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相乘:两数相乘,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如:5×6=30(-5)×(-6)=+(5×6)=+30(2)异号相乘:两数相乘,异号为负,绝对值相乘. 如:(-3)×7=-(3×7)=-21 32322×(-)=-(×)=- 53535(3)与0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3×0=0,-7×0=0 52.几个有理数相乘,如何确定结果的符号? 几个有理数相乘,结果最易错的是“符号”.那么怎样才能一次确定结果的符号呢? 记住: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若负数有奇数个,
第7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二、教学目标:
(1)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 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请机情境,引入新课
师: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 生: 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 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 生:负数问题,关键符号的确定
师:甲水库的水位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