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教版2年级语文上册说课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
人教版2年级语文上册说课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柳树和小枣树》,是根据孙幼军的作品改写而成的。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任务,说过程和说评价四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通过一些能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中的哲理。《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以童话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柳树与小枣树对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的不同态度来正确认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言浅意深。
接下来说一说学情
刚刚就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他们对是非美丑已经有初步的看法,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和识字的方法,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需要把握好课堂节奏。
说完学情,我们来说一说任务:
依据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处和短处;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且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4、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的语气与性格;
5、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根据本篇教材内容和二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课堂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来组织教学,以求达到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的效果。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清楚的认识柳树和枣树的外部特征,我还准备了柳树和枣树的图片。
说完了以上几个面,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谜语导入导入,生动形象
“天南地北都能住,春风给我把辫梳。溪边湖边搭凉棚,美丽枝条迎风舞曲”;“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通过两个简单而又形象的小谜语来导入课文的学习,既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通过“谜面”来了解下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特点和有点。
二、认读生字,感知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我会让同学们先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并且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呢?然后我再通过幻灯片出示生字,让同学们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进行正音练习,提醒他们注意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和几个读轻声的词;最后我会让同学们讨论刚刚朗读课文时候思考的问题,引导归类为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和小柳树前后表现三个方面的`不同。在让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将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表现性格特点的语言,体现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话的语气中贯穿课文的朗读,指导他们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识字写字,巩固掌握:
复现生字,巩固认读;找出与生字的形近字,并让同学们给个别生字组词,找一找他们的近义词反义词。在这个环节中,以学习自主认读掌握为主,请同学们自己说说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四、总结全文,读读说说
让同学们谈谈学了这篇课文都有些什么收获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个成语的理解。答案可以是认识了新的字词,也可以是从小柳树和小枣树中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为什么?用以下的句式练习:
小柳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小枣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一个个环节的设计,相信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只是在整个教学方案的实施中,需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来加强学生的自主研读的能力。
第2篇:《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
《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
评课意见:
第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板块落实的够扎实,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本节课在设计上是以读文推进整体识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反义词等。
对学生书写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比较两个生字“思、怎”的相同点,重点知道“心”字底的写字特点,注意卧勾平方,第二点写在竖中线上。以及从字音的角度理解两个平舌音的字。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些符合学生也便于操作的教学策略:
1、句子比较,突出重点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低段语言的美感。注重学习方式,体现童真。
2、采用感悟,想象说话,在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语言的美,产生形象思维。注重语句理解与体验。
第三、教师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第3篇:《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记录
《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
张老师执教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紧扣低年级说理性课文的特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内涵。
一、凸显预习作用
张老师设计了预习作业,课堂上通过听写、读文等方式有效地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测。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刘老师对预习作业的设计花了一定的心思。
二、重视读的训练
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
第4篇:《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
《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合集11篇)由网友 “赤兔”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
《小柳树和小枣树》评课稿
评课意见:
第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板块落实的够扎实,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本节课在设计上是以读文推进整体识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反义词等。
对学生书写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比较两个生字“思、怎”的相同点,重点知道“心”字底的'写字特点,注意卧勾平方,第二点写在竖中线上。以及从字音的角度理解两个平舌音的字。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些符合学生
第5篇:《小柳树和小枣树》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柳树和小枣树》小学语文评课稿
听了刘老师三十五分钟的课,我的感觉用这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幸福。幸福的是在刘老师所营造的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中感受着一份份真诚;幸福的是在稚气真诚的朗读和话语中与孩子们的共同经历阅读的过程;幸福的是与孩子们一样不断深入的思考中感悟到的真情。幸福的是和刘老师一起感受做教师的.幸福.走出课堂,我一直反思,刘老师的课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我想,应该有这样的五点值得我去学习。即这节课她努力做到了“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第一,扎实:这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即: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更让学生经历了阅读体验的过程。即本课贯穿始末的朗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