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2 22:03: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16年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2016年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

11月3日,普华永道发布两年一度的2016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报告《家族企业如何拉近策略差距-当中缺少的部分》(The ‘Missing Middle’: Bridging the Strategy Gap in Family Firms)。普华永道在2016年5月至8月调研了50个国家地区超过2800家年度营业额介于500万美元至10亿美元的家族企业,所有受访企业的营业额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1/3受访人士为家族企业的第三或第四代。

报告指出,虽然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全球范围内64%的受访企业业务在2015年实现了增长,20%表示下跌。15%受访企业期望未来5年有更快更积极的进步,70%希望实现稳步增长,13%计划调整业务。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及肯尼亚的家族企业尤其希望业务快速增长,持该想法的企业比例分别为44%、35%、29%和29%,对比其他地区,欧洲受访者只有10%,北美地区有12%,全球范围则为15%。

全球家族企业战略计划的主要调研结果如下:

传承:只有16%的受访企业已制定家族内高层管理人员的传承方案,43%的受访企业则完全没有相关计划。

创新:64%的受访企业支出创新是未来5年最主要的挑战。

数字化:47%受访企业表示数字化与新科技是他们的主要挑战之一,只有1/4受访者相信他们非常容易或容易受到数字化冲击的影响。

专业化:约六成企业会引入非家族成员专业人士协助经营业务。

技能:58%的受访企业表示,招募和留住合适人才是他们未来5年最大的挑战。48%受访企业相信他们要比非家族企业更努力才能招募或挽留人才。

财务:3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非家族企业更难获得资金;76%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动用自己的资本去促进业务增长。

网络安全:少于一半(45%)的受访企业相信他们的业务已准备好应付资料被盗或网络攻击的问题。

地缘因素考虑:大部分受访企业在考虑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时,认为政治和经济稳定比增长潜力更重要。

48家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和52家香港家族企业参与了调研。中国经济正从国家主导、以制造业为主的模式向消费者需求和服务业驱动的新模式转型,以制造业为主的家族企业在经历了曾经的繁荣后需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调研显示,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在2015财年的业绩有所下滑,只有73%的受访企业实现了销售增长(在2014年该比例为84%)。与两年前相比,更多的受访中国内地家族企业表示希望平稳发展而非扩张性发展。

在香港地区,2015财年实现销售增长的香港家族企业占比维持不变,但与2014年相比,在2016年出现销售下降的受访企业增加了11%。

在国际化方面,近80%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出口产品和服务,与2014年相比上升14%。在未来5年内,该数字有望上升至88%。3/4香港家族企业出口产品和服务——虽然与2014年83%的水平相较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全球平均值。中国内地和香港家族企业在选择新的出口市场时重点关注其经济、政治的稳定性以及该国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

对于增长战略和投资,大部分受访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计划在现有市场发展他们的核心业务,较少企业计划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内地家族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担心海外国家的政治风险或者缺乏资金。尽管普遍缺乏外部资金,在期望达到10%及以上增长的受访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中,93%将借助外部融资实现增长,该比例在全球的平均水平为78%。85%的.受访香港家族企业将在现有市场发展核心业务作为实现增长的重要方式,50%左右的企业计划进军新市场。

与2014年相比,中国内地和香港有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在将企业所有权交与继承人的同时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参与企业管理。但调研发现,中国内地和香港仅有10%的家族企业准备了健全的、有书面记录及充分沟通的继任或传承计划,低于15%的全球水平。

在新闻发布会上,普华永道中国税务服务合伙人王蕾表示:“我们2016年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家族企业在未来12个月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市场变化、汇率变动、企业创新、人才招聘和挽留以及行业竞争。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环境,他们应当把焦点放在业务转型及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及经济状况改变,也需要招聘或挽留人才,或引入外部专家协助发展。改善盈利能力、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及传承是家族企业的主要目标。”

报告指出,当前家族企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源于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在管理家族和企业中,特别是在继任者规划领域,缺乏专业化经营以管理增长、创新和数字化发展。这将会是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第2篇:家族企业发展观调查报告

中国家族企业继承问题调查研究

在今天,中国式家天下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界风生水起,或光芒四射,或昙花一现,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引起了众多企业领袖、业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浓厚的兴趣„„——题记

在中国,由于特定的国情制约,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均始于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民营企业飞速的发展壮大和扩张,有的已经成功的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世界级的大财团。而中国民营企业最初的发展形式大都是采取的家天下的治理结构,为的是家庭式企业的灵活和协调。2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民企老板多已年过半百,“传位”问题日益突出。

而从杭州富二代撞人事件到非诚勿扰宝马男事件再到杭州飙车撞人案事件,最近富二代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下子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也使得社会对这些民营企业的继承问题尤为关注。这些在80年代出生却拥有继承过亿家产的富家子女,其间有知识成功型,也有纨绔子弟败家型,但平庸者也占很大比例。富二代知识水平和精神层次的参差不齐使得中国这些家族企业在继承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另一个棘手问题是中国90%的家族创始人希望子女接班,但95%富豪子女却不愿意接班,最典型的就是江苏富二代不愿意接班自砍手指的案例。这些一直困扰着民营家族企业的难题,难道都逃不过“富不过三代”和“一创,二守,三败”的古语吗?

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人已经发出了“中国的家族企业已经不适合于发展,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是该被淘汰的时候”的感慨,那么纵观历史这种家族企业是否真该被淘汰呢?

而恰恰相反,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强的生长和发展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1989年我国的私营企业共有9.05万户,到2001年私营企业增长到 202.85万户,增加了21.4倍,注册资金从84亿元增加到18212.2亿元,增加了215.8倍(未扣除价格因素)。在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由1989年的0.57%上升到2001年的12.7%,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多百分点。在就业贡献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有0.07人流向私营企业,到2001年时,已增至有33人流向私营企业。(其上资料摘抄自互联网)

可以看出,无论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还是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就业压力很大的国家,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导的私营经济,对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福利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

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家族企业仍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企业发展方式,只要很好的解决继承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是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便可以破解“富不过三”的魔咒了。现在我就来讨论如何培养自己家族里的优秀接班人问题。

在培养接班人方法上,其实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例子,在成功例子上总结出适合自己家族的可行办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困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问题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成功例子:

1)方太集团的创始人茅理翔和儿子茅忠群的权力交接是业内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集团总裁茅理翔的接班理论是“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早在交班前的七八年,他就开始对“皇太子” 茅忠群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在尔虞我诈的复杂商场中尽早独当一面,让其在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上尽量面面俱到。而“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培育方式有效的使“皇太子”少走弯路,避免了企业进入一个不良的运作状态。而今,方太集团权力交接后企业得以稳健的运作,茅理翔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理念功不可没。2)而另一个成功例子就是格兰仕总裁梁庆得教子的运作方式。2001年6月初,以CEO头衔接过格兰仕经营权杖的“小梁总”梁昭贤,就是早在格兰仕还远未成气候时,“老梁总”梁庆德就刻意培养的“太子”了。小梁总上任后,很快就为格兰仕赢得了“价格屠夫”的“美誉”。由于跟随父亲打了十几年天下,在个性上小梁秉承了父亲严谨踏实的作风。而如今的格兰仕在”小梁总”的带领下,使得格兰仕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也一直被国内外经济专家、学者及媒体称为“格兰仕现象”、“格兰仕奇迹”。

观上所示,要确保家族企业持续的获得成功和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家族式企业必

须在一下几个方面表现优异,并使这几个方面协调一致:

1.及早选拔和培养继承者。要想让家族企业继承者在同代中,在非家族元老中拥有威信,必须及早培养继承者。第一,尽早确定继承人候选人,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培养。第二,在企业中设立分支机构由参与继承权角逐的候选人分别进行管理,实现各自都有权力掌管的格局,尽力让他们和平共处。最后,根据他们具有的素质及经营业绩选拔继承者。2.建立家族人员退出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协助继承者。在家族企业的第二代,随着家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日常运做越来越复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不断提高,当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委托代理成本,企业就要建立家族人员退出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协助继承者。

3.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逐渐由人治转向法治。在创业初期,企业往往是粗放式经营,没有任何管理规范和标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家族企业也要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决策制度和管理体系,这样保证继任者选拔的公平与公正,有利于继任者迅速开展工作。

以上几点,虽说是个人观点,但也很有科学道理的。只要这些民营企业家能及早的对继承问题进行重视,那么解决了家业继承这个最基础问题不是难事。同时也只有解决了这个基础的问题,中国的家族式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一代一代的将家业传承下去。我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式家族企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第3篇:全球100家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全球商会(bolink.com)公布的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100名名单)

1.金刚组

建筑施工/ 日本大阪 成立于:公元578年

第40代

大约1400多年前,Shotoku王子带领金刚家族成员从朝鲜来到日本修建了至今还存在的Shitemnoiji佛教寺庙。金刚组就此诞生。数个世纪以来,金刚组参与了许多著名建筑物的建设施工,其中包括16世纪的Osaka城堡。时至今日,该家族还在建设和维修一些宗教寺庙并通过其大阪总部管理一般的承包工程。现任总裁是金刚Toshitaka。他的51岁的儿

子金刚Masakazu将是他的继承人。

2.粟津温泉

饭店管理/ 日本小松市

成立于:公元718年

第46代

根据族谱记载,Hakusan山神曾拜访过一名佛教牧师,并叫他打开附近村庄的一个地下温泉。发现温泉后,牧师要求他的弟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全球最有名的家族企业名榜

6月7日,《胡润百富》在上海发布了《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全球100家家族企业上榜。当谈到商业威望,没有什么比长寿更值得赞许的了。

第一名是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它成立于公元578年,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第二名是日本小松市饭店管理企业粟津温泉酒店,它成立于公元718年,传到第46代,已有1288年的历史。第三名是法国的Chateau de Goulaine,成立于公元1000年,经营葡萄园、博物馆、蝴蝶收藏。第一百名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它是美国的酿酒企业Laird & Co.。

国家拥有企业数

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有较为稳定的商业环境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政策。尽管这些国家都有过很多战争或*,就像法国有拿破仑战争,英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球家族企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