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弟子规对企业的影响
弟子规对企业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每天、乃至一生所做的一切努力,皆是为了寻找和获得幸福。
可是,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有钱却不幸福、“成功”却不幸福!原因在哪里?
幸福到底在哪里?幸福到底是啥样子?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进而言之,作为一个人,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应该怎么活着?
作为企业家,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教育和引导员工?
这是一切管理者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大根大本问题!
要想让员工做正确的事,先得让他学会做正确的人。
《弟子规》就是告诉员工做人的基本道理。当员工开始学习并懂得如何做人,当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当员工真正有了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管理成本就可以降到最低,凝聚力、执行力会大幅提升,企业生命体就可以长久地焕发出和谐的能量与幸福的光彩。
《弟子规》就是一本最好的自我管理手册。
这本1080个字的小册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与原则、规律与规距等,作了很好的概括,使得儿童在识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打下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这正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高明之处!
《弟子规》的思想源于《论语》里这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据此撰写了一篇儿童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清人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弟子规》。《弟子规》与《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读物。
所有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
一切真理,最终不离常情常理。《弟子规》告诉我们的都不过常情常理。这些常情常理,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也是自我管理的基本标准。一旦悖离这
些常情常理,我们的身心就会不和谐,我们的家庭、事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正常的状况。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心不安。
人心的散乱不安,是今天中国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今天的人们普遍缺乏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本末倒置,导致多数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与巅倒。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教育,是关于伦理与道德的教育,是和谐与幸福的教育。但是从1919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的教育就逐渐地开始全盘西化,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后,基本上都是有关知识、技能和功利的教育,却很少教我们前面六个方面做人的道理。由于教育的本末倒置,导致名校毕业生不懂得基本的`待人处世规矩,导致博士后会去杀人,教授、院士会做毫无廉耻的事。
《弟子规》揭示了人生的本与末。
《弟子规》的总序其实已经很清楚地概括和揭示了人生的本与末。“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首先的功课是尽孝,一个人真正懂得孝敬父母,自然就懂得以对待父母的心来对待兄弟姐妹,这就是“悌”;一个人做到孝悌之道,再懂得言行谨慎、守信用,懂得广泛去爱一切他人,懂得亲近有仁德的朋友和老师,古人告诉我们,做到了这六个方面,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去学“文”——也就是补充知识、文化、技能方面的不足。
将近100年以来,我们逐渐悖离了传统,远离了那个“道”,慢慢地整个社会越来越没有了规矩,越来越多的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至醉生梦死、行尸走肉,乃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活得糊里糊涂,死的糊里糊涂!
企业培训要懂得抓根本。
许多企业也很重视教育培训,但他们所安排的培训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知识、方法、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很少有关于做人做事基本原理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些企业虽然也会搞一些心态方面的培训,但引进的课程往往都是西方成功学的那一套,看似热闹,但只会滋长员工的个人功利和物质欲望,起不到从根本上稳定和凝聚人心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吃力而不讨好!
《弟子规》是道德教育最好的抓手。
今天,党中央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讲靠什么?靠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抓手在哪里?我认为,《弟子规》就是道德教育最好的抓手!
1080个字的《弟子规》,其实是一本幸福人生指南、身心和谐指南。它从孝、悌入手,唤醒并培养每个人的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进而培养每个人严谨细致的生活作风与工作作风,建构每个人积极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与完善的人格。
《弟子规》是儒家文化的根基,也是以儒、道、佛为代表的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我们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社会和谐的根基。简而言之,《弟子规》所概括的,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离开了这个标准,人就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因此,《弟子规》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各界来说,是一个非常急迫的事情。
愿人人都来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愿每一个企业都来学习和推行《中华传统文化》;
愿和谐社会,从我开始,从我家开始,从我单位开始,从小事开始,从当下开始!
第2篇:《弟子规》对企业的影响
《弟子规》对企业的影响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目前,很多企业正掀起学习《弟子规》热潮。笔者认为,学习《弟子规》,对企业管理也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员工素质。《弟子规》主要分为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共七个部分,其中前六个部分都是讲做人的,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所缺乏的。通过对谨信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诚信品质,培养员工认真做事、按规矩做事的品质,增加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而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企业真正缺乏的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认真做事的人。通过对泛爱众和亲仁的学习,可以提升员工的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使员工更加关心同事,热爱企业,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恰恰是我们今天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弟子规》具体生动,它直接从生活的日常小事入手,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这是我们子女孝顺父母应该做的六件细小的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教育我们如何与长者相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如果企业员工都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企业管理自然会上一个台阶。“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就是在生活小事中养成的,这与《弟子规》不谋而合。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很多企业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对孝理解为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那我们推而广之,在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服从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服从管理,直至严格执行;而且《弟子规》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自觉性。
第3篇:《弟子规》对青少年的影响
《弟子规》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少年的心理在青春期阶段颠覆而激荡,处于“暴风骤雨”的关键时期。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的价值选择对自己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对青少年正确的进行思想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
青少年思想的迷惑与颠倒是现代社会物质高度发达、精神世界空虚的产物。未来学大师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震荡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面对文化震荡,人们会因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变化太多而压力重重、晕头转向”。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本身就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而导致心理的复杂变化,而当今青少年所面对的是一个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信息的纷繁复杂,节奏的飞速加快,都使青少年心灵陷入迷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