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8 08:37: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比一比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一一对应”、数一数等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重点/难点

1、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表述比较的结果。

3、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出示情景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图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看图编故事)

二、新课探索

(一)探究一

师:如果每个人坐一辆碰碰车,这些车够不够?你有什么好方法很快就知道?(小组讨论)

生1:我数了数,小朋友有6人,碰碰车只有5辆,所以每人坐一辆碰碰车,碰碰车就不够了。

师归纳: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板书:数一数)生2:图上已经有4个小朋友坐进了碰碰车,还剩下2个小朋友和1辆碰碰车,所以碰碰车也不够。

生3:我想一个小朋友坐一辆碰碰车,另外一个小朋友再坐一辆,一个一个这样坐,结果碰碰车没有多余了,小朋友还多1个。所以碰碰车不够。(板书:一个对一个)

师:(题1左下角一一对应图片)谁再来说一说?

生:可以连连线,一个小朋友对着一辆碰碰车,一个小朋友再对着一辆碰碰车,结果碰碰车没有多余了,小朋友还多1个,所以碰碰车比小朋友少。也可以说小朋友比碰碰车多。(板书:连一连)

归纳小结:大家的方法真多,有的用数一数的方法、有的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还有的小朋友看图中还剩下部分来比较,都知道了碰碰车和小朋友比较的结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应与比一比多与少》。(出示课题)

(二)探究二

(出示瓶子与瓶塞图)

1、师:你能有哪些方法比较出小瓶子与瓶塞谁多?多几个?小组合作动动手,看哪组方法多。(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师:怎么比较的? 生1: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

瓶盖有7个,瓶子有5个。瓶盖比塑料瓶子多,多2个。生2: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瓶盖比塑料瓶子多,多2个。生3:还可以用连一连的方法。瓶盖比塑料瓶子多,多2个。

小结:我们在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还可以用连一连的方法。

三、课内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会用数一数、连一连、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接下来我们运用这些本领来比一比、说一说。

(一)练习一:比一比,说一说

1、(出示蛋糕和碟子图)

师: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1:用一块蛋糕对着一个碟子的方法,比较出碟子比蛋糕多2个。生2:用数一数的方法,蛋糕6块,碟子8个,所以蛋糕比碟子少2个。生3:小巧正在把蛋糕装在碟子里,已经装了2盘,还剩下4块蛋糕,碟子还多6个,所以碟子比蛋糕多2个。

2、(出示杯子和吸管图)

师:这幅图你又是怎么比较的,和同桌说一说。(1)学生同桌互说。(2)交流汇报。

(二)练习二

(出示背心和裤子图、孩子和篮球图)师:下面请大家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三)练习三(出示乒乓图)

师: 四个小伙伴想打乒乓球,2副乒乓拍和3个乒乓球够吗?为什么?(部分学生可能没有生活经验,仍然运用刚才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生:四个小伙伴打乒乓球,2副乒乓拍和3个乒乓球够了。因为要一副球拍、一个乒乓球对应两个小朋友,不能像刚才那样一个对着一个。

小结:对呀,我们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时还要注意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我们在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数一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时还要注意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较。

第2篇: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

孙欣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板书设计: 大 小

识字(二)1比一比 黄牛(头)-- 花猫(只)

苹果(个)-- 枣(颗)

多 少

鸭子(群) 鸟(只)

杏子(堆) 桃(个)

课后反思

第3篇:比一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引导观察: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有什么?

2、汇报交流:比一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4.揭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比一比教案二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案二教学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比一比教案二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比一比》教学设计二广西南宁园湖小学 李肖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亅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请同学们看图说出他们的名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生认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书空后齐读课题)

二、快乐朗读儿歌

今天,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老师范读(试着像老师这样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请你来读,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

(2)、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同桌互相帮助。)

(3)指名读,交流朗读成果。

三、理解韵文,指导说句。

1、大家读的这么认真,你们一定知道课文中讲了哪几种事物了吧?逐一出示词语贴在黑板。

2、指名朗读第一句,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谁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合符小学

冯树兰

一、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的一篇识字课,本单元专题是围绕着生活展开的。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情境图。其间有勤老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第二部分是带拼音的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也是一首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儿童诵读的儿歌,在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课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2-25页。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数学思考:在比一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表达、汇报比较的结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配以动作演示)。

我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比一比教学设计

《比一比》教学设计 铁岭市银州区育华小学

耿晓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之《比一比》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神秘地)同学们猜老师背后藏着什么?(皮球)今天我们就在教室里比一比(贴课题)进行一场拍皮球比赛。

2、出示比赛规则。

3、大屏幕随机选队员、记录人员。

4、进行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师:你觉得哪个队获胜了,为什么?

2、算一算,哪个队获胜。

3、师:刚才的比赛中,每个队都是3人拍球,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每队拍球的总数来决定胜负,进行的非常顺利。可是,有一些同学也开展了一项比赛,却遇到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一比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