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大石桥市实验小学 刘艳秀
一、回顾旧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检查一下你们第一课时词语学习的情况?
出示词语
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1)女生读红色部分,男生读蓝色部分,读的时候请注意,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齐。(左边一列是老人喂海鸥的场景,右边一列是海鸥送老人的场景。)
(2)两个场景中,你平常情况下能看到的画面是哪个?最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是哪个?
二、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老师在阅读课文时,我的感受和你们一样,海鸥送老人的场面太让人惊异了。充分展现了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笔触,再次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仔细,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课件出示)
2、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你找到的句子。按顺序交流: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预设)
师:你们找到的句子有哪些?(让学生反馈找到的所有句子)
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你们和老师所找的一样,让我们首先聚焦这一段文字。课件出示: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哪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生读)此时的叫声怎样的?(连声鸣叫)大不一样的叫声会是什么样的?(急促、伤心、悲痛)还有什么与平时不一样?(姿势)
大不一样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快速的飞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叫声和姿势?(因为老人去世了)
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一下这句话。刚才还有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出示课件:(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定在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群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瞻仰)瞻仰是什么意思?(瞻仰就是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严肃而恭敬的看着某人或某物。)你读懂了什么?就是一个瞻仰,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崇敬,通过你的语言读出来。
是呀,它们轮流在老人的遗像前瞻仰,这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出示课件:(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人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出示课件: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a、最意想不到是海鸥向哪里扑过来?(遗像)
b、最意想不到是海鸥怎样的扑过来?(炸了营似的扑过来)最意想不到是海鸥为什么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呢?(对老人的不舍)
c、比较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如果换成“飞”怎么样?找同学读一下。为什么不用“飞”?请你带着这种无奈、急切、焦虑的心情再来读读。
e、朋友把老人的遗像放到湖边。这时,海鸥的老大哥老沙飞来了,他扑到老人的遗像前大声鸣叫,他会说?不一会悲痛的独脚也来了,他猛烈的扑到遗像上说?就在这时,老人最疼爱的公主也来了,她说?当我们不得不收走遗像的时候,这群儿女们大声悲鸣,他们说?
师:是呀,一声声的鸣叫,一声声的悲痛,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海鸥因为老人的离世而极度伤心、不舍以及为老人尽孝的情感世界,我们感动于海鸥们这份撕心裂肺的切切真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齐读这几段吧。
三、研读谈鸥段,感悟人鸥情
师: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呢?老人到底为海鸥做了什么才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呢?现在请同学们关注课文中重点描写老人的1-13自然段,拿起手中的笔,默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老人的哪些做法感动了海鸥?找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拿横线画下来。好开始吧!(师巡视)
师:孩子们,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画出来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在哪里?
预设句子: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是呀,老人每天风雨无阻,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突然,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上时,难怪海鸥们(生齐)-----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定在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师:同学们,这位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一个月只有308元钱的收入,他把一半的钱给海鸥买饼干吃,自己的伙食仅仅只是一碟咸菜,一个馒头而已。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当我们把遗像放到翠湖边,难怪海鸥们-----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一只只海鸥都是老人的儿女们,所以老人给自己的每个儿女都起了一个名字,每天都来亲昵的呼唤自己的儿女们,有一天老人再也没有来了,当朋友把老人的遗像放到翠湖边,难怪这群儿女们----
4、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呀,一千多个日子啊。十多年来,无论刮着大风还是下着大雨,无论老人是健康的还是生病着,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呼唤这群儿女们,有一天,老人去世,当我们把老人最后喂海鸥的遗像放在翠湖边时,怪不得这群孩子们----四、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1、课文的品读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仔细,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生汇报)
2、师:(配乐播放图片)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老人与海鸥所带给我们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一首感恩的歌。在2005年年底时,很多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们被海鸥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很短的时间里捐款数万元,在云南昆明的翠湖公园,在老人喂海鸥的地方,为这位可敬的老人塑了一尊像,好让他天天都能看到海鸥。以后每年,在翠湖边,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老人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3、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学习。(配乐)永远在一起
师: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生: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师: 肃立不动的守护,生: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师:翻飞盘旋的旋涡,生: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师: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生:您,放心吧!一路走好。师: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生: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师: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生: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师: 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生: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爱
老人 海鸥
爱
第2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郑州市二七区邱砦小学 张帆
【教材简说】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中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翠湖畔偶遇一群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季,老人每天都会步行20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海鸥喂食,风雨无阻。他视海鸥如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而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老人喂海鸥。第二部分:海鸥送别老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意写具体的。
3、懂得爱护野生动物。【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习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海鸥对老人的深情厚意写具体的。【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完成填空。
十多年来,老人坚持每天步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海鸥(),给它们起(),源自于对海鸥(),他们亲昵得就像(),老人视海鸥如()一般,而海鸥也把老人当成(),他们之间结下了()。
2、导入新课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作自己亲人的老人,在十几天后却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时,在老人的遗像旁边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学习14—19自然段,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升华情感
1、自己快速默读第14—19自然段。独立思考:
(1)、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2)、用文中的句子或是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想不到的事情”。
2、学生汇报。(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起遗像时,像炸了营拟的扑过来。)
3、学生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镜头”,说出自己的感受。
镜头一:海鸥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课件出示: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A、同学们: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想象一下,它们平时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声调鸣叫?现在的鸣叫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以不一样的声调鸣叫?B、你是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的?
C、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读这句话。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
(课件出示: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A、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B、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C、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读出海鸥对老人的敬爱。镜头三:收起遗像时,向遗像扑来。
(课件出示: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A、从这幅感人的画面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B、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C、如果用“飞”,效果会怎么样? D、用“扑”和“飞”对比读句子。
E、“它们大声鸣叫着什么?(想像写话)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从这幅感人的画面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读出海鸥对老人不舍。
G、同学们:为什么为发生这样的事情?(老人对海鸥那无私的爱)课件出示:四个镜头的文字:
从“这意想不到的事情”中,表达了海鸥对老人怀有什么的感情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同学们:第18自然段仅仅用一个省略号作为一段,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一片深情……尽在这六个小点中。老师小结:老人去世后,出现了感人的场面,我们可以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这些感情都是通过海鸥的动作来体现出来的。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是呀!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到的职责和义务,希望同学们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让我们与动物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四、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听听。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友谊,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之令人动容。全文以爱为主线,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上。
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已不是字词句段的单纯教学,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文章的主题、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以及通过语言文字具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落实到本篇课文则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而这又恰恰是本班学生们在学习语文中感到困惑地方,因为本班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是弱项,因此,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就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种教学目的,希望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紧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这条线索,从两幅画面入手,让学生从文中画出海鸥表现的语句,并试着分析、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因为故事生动感人,海鸥也具有像人一样的情感,所以,学生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另外,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深刻理解海鸥的种种表现,更利于学生认知的提升,感情的升华。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一)教学时,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创新,突出亮点,可课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钟是难以达成的,为把握时间而去进行的教学,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词句学生体会的不够到位,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给一些中等偏下的学生留下很充裕的时间去思考,给课堂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还不够,课堂中引导学生读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情感没有全部被激发起来。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对老人的敬仰之中。(三)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第3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
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21课 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 语文 韩洪涛
联系电话:89618866
教材分析
通读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3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
第4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原平六小 陈高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能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过程与方法:品味感悟文本语言,挖掘文本,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他们是我们的亲密朋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对文本中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方式
品词 读文 悟情 学情分析
课文十分感人,能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蕴含其中的感情,还需教师引导。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聚焦人物。
“真实的就是最感人的”为了让学生能带着真情走进文本,我出示图片,从昆明翠湖公园的铜雕像说起,告诉
第5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学习单元专题
(1)指生读单元专题,其他同学思考这一单元我们学什么?怎么学?
(2)指生汇报,在学生答后师重点强调两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感情及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那么带着这样的要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 老人与海鸥(板题)齐读课题
2、解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查读课文:指名分
第6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
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
第7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一、解读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七组课文,先来读一读单元导语,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学习这个单元有哪些具体要求。
2.今天我们将走进本组第一篇课文,走进发生在昆明翠湖畔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之间那真挚的情谊。3.板书课题,齐读。
二、汇报预习收获,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注意倾听,你是否同意他的概括。)2.总结:课文就是写了老人生前天天给海鸥喂食,和海鸥相依相随,以及老人死后海鸥为老人送行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词语,读一读,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4.理清课文结构,用斜杠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当我们拿过比较长的文章时,就是要这样先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找到这样的关键句,梳理出文章的
第8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钟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背景简介,导入新课
1、老师介绍课文背景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1)课件出示:一群海鸥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