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1.10以内数的组成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指导练习
1.教材第107页的第5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 7+4 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 3 = 6 5 +()= 8104 = 3
()()= 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第2篇:《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设计
《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 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 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 指导练习
1.教材第107页的第5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 7+4 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 )+ 3 = 6 5 +( )= 810 - ( ) = 7
( ) + 4 = 97 + ( ) = 10( ) - 4 = 3
( ) - 5 = 29 - ( ) = 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第3篇:一年级上册《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
第4篇: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总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一、对口令
二、基本练习
三、指导练习
四、小结: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
第5篇:10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加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31—32页。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创收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第6篇: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本节课《10以内的加减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
1.儿歌复习游戏。上课开始我没有用以前的10的组成口诀来进行复习,而是将口诀填入到孩子们熟悉的歌曲中进行复习,势必比一味地与学生对答效果要好。
2.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我与学生玩“寻找小猫咪”的游戏。我先扮成小猫“喵
第7篇:《20以内退位减法的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和复习》教学设计(合集17篇)由网友 “滑蛋小龟饭”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和复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五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做课堂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二、复习:
1、出示:
6+5= 7+8= 4+8=
11-5= 15-7= 12-8=
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你发现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2、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11 8+()=16 6+()=15
11-3= 16-()= 15-6=
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8篇: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
1、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本课内容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2、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它形象地说明了操作与思维的关系。因此,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