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31 08:10: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

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

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乙烯的物理性质,提供全面的乙烯的物理性质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乙烯的物理性质篇一:乙烯知识点

乙烯

1. 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

构型:平面型

2. 乙烯的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稍有气味,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3. 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验纯)

②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产物是CO2)

(2)加成反应:

①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反应:

②与氢气加成:

③与氯化氢加成:

④与水加成

(3)加聚反应:

4. 用途: 衡量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工原料。

思考:

乙烯使溴水退色和使酸性高锰酸钾退色的原理是否相同?

怎样除甲烷中的乙烯?

1mol乙烯与氯化氢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消耗氯气多少mol? 制取一氯乙烷最好的方法

烯烃:

概念:分子中含有 的不饱和烃

单烯烃的通式:二烯烃的通式:

化学性质:与乙烯类似,可发生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思考:聚乙烯能使溴水退色吗?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2H2↑+H2O C2H5OH

分子内脱水, 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

T<140℃ 难反应

T≈140 乙醚(分子间脱水)

T:140~170 混合物 乙醚与乙烯

T≈170 乙烯

T>170 二氧化碳 浓硫酸,170℃

乙烯的物理性质篇二: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乙烯的性质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化学,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XXXXXX》。 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乙烯的性质》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乙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实验室制法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乙烯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①使学生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②使学生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能力的指导。

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程序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的结构,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讲述】我们知道,乙烯具有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键角为120°;第三,碳与碳之间以双键的形式存在。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课本)

乙烯是没有颜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密度略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讲述】好,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乙烯的结构。我们知道,乙烯的双键是不稳定的,它的一根键容易断裂,那么,这种结构会对乙烯的性质产生怎样一个影响呢?会不会使得它与甲烷的性质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述】乙烯的化学性质第一个体现是氧化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乙烯能否与氧气反应。

1、 氧化反应

看视频:[实验1] 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其燃烧时的现象

【提问】好,实验就看到这里,现在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说说,本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同学,你在观看视频时有发现什么现象吗?

【点评】刚才**同学为我们说出了他看到的实验现象,观察得挺细心。

【解释】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刚才看到的现象。首先,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明亮的,而且伴有黑烟的生成。然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我们学过有什么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

没错,CO2和SO2。那么,根据我们的反应物,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最有可能是什么?

没错,因为反应物中根本不存在硫元素,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提问】这条方程式写对了吗?

对,这里还需注明“点燃”。

[实验1] 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其燃烧时的现象 [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解释] *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说明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 有黑烟,说明乙烯没有充分燃烧,即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烷的化学性质,它在空气中点燃后的产物是什么?

没错,也是生成了CO2和H2O。这说明了乙烯和甲烷点燃条件下具有相似性。

[实验2] 把乙烯气体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 通入乙烯后,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很快退去。

[解释] 说明乙烯被强氧化剂KMnO4氧化了,此性质不同于烷烃,可用于鉴别甲烷与乙烯。

【讲述】乙烯另一个氧化性的体现,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下面来观看它们反应的视频。

【提问】大家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呢?**同学,你能描述一下刚才看到的现象吗?

【点评】恩,很好,请坐。我们可以观察到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后,溶液颜色从紫红色变为无色。溶液颜色褪去。

【讲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了乙烯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对吧。

【回忆】那么,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甲烷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吗?

【提问】不能,那么,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吗?甲烷和乙烯哪个 更活泼呢?

【讲述】没错,乙烯的性质更加活泼。刚才我们上课前就提过,乙烯的双键结构可能会对它的性质产生影响,使得它的性质有别与甲烷。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而乙烯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双键结构,使得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提醒】这个反应呢,我们并不需要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只需要掌握它褪色及褪色的原因。

【导入】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学习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其实,乙烯的加成反应应用非常广泛,现在老师举个离子,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合成聚乙烯。那聚乙烯有什么用呢?

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图片。我们平常喝牛奶的牛奶瓶,警察用的防弹背心,煮饭用的锅,绳索,还有化工厂用的储油罐,这些图片的材料都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既然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联系那么广,那么乙烯的加成反应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

2、 加成反应

【回忆】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前,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将甲烷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

【讲述】没错,这个反应是不能进行的。刚才我们学过,乙烯的性质跟甲烷有所区别,那么如果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乙烯通入四氯化碳溶液的一个视频。

【讲述】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呢?

没错,溶液颜色褪去了。溶液颜色褪去,说明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这呢,又是跟甲烷的性质是不同的。

[实验3] 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乙烯通入后,溴的后红棕色很快退去…...鉴别乙烯。

[解释] 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

【讲述】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解密乙烯与溴反应的原理,我们来观看它们微观反应的动画,大家要仔细观察

溴分子中一根键断开,而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也有一个键断开,然后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生成了1,2—二溴乙烷和溴化氢。

乙烯分子与溴反应时,C=C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溴分子中的Br—Br键也会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与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结合,生成1,2一二溴乙烷。这样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设疑]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什么?与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一样吗?

【讲述】其实,很多物质可以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例如氢气、氯气、盐酸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和乙烯发生反应。

【互动】现在大家就试一下,大家根据加成反应的过程原理,模仿刚才我们所讲的乙烯和溴的反应,请大家书写一下乙烯和氢气、氯气、氯化氢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还有:水,氢气,氯化氢,氯气等。

[学生练习] CH2

=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乙烯加成反应的实质是C=C双键容易断裂,能分别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说明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3、聚合反应

[引入] 让同学们先看一个反应式,并分析其特点。

加聚反应:同时具有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的特征的反应。

【讲述】我们学习了乙烯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乙烯的氧化反应通过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乙烯能与氧气反应,而且产物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是一样的,生成了CO2和H2O。第二,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本节课的重点是乙烯的加成反应,大家需要理解加成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第2篇:《乙烯》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苯是从煤中提练出来的产品。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利用模型了解乙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

4.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体现这一辨证关系。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

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石蜡高温裂化生成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乙烯属于最简单的烯烃。

一、乙烯的结构

乙烯的球辊模型(立体图)分子式: C2H4

结构简式: CH2=CH2 结构式: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空间构型:平面型

二、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 g/L,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2.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甲烷的燃烧

实验现象:产生黑烟,火焰明亮。②被氧化剂氧化-----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

由于乙烯的不饱和结构,容易被氧化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2)加成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 乙烯与溴单质的加成历程

(3)加聚反应

3、乙烯的用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乙烯的性质,重点讲解了它的化学性质。由于乙烯具有C=C,使得它的性质不同其他的饱和烃。这也是烷烃和烯烃性质上最大的区别。课后作业

1.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鉴别乙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有几种方法? 2.制取一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氢化气反应

第3篇:乙烯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 乙烯

【教材分析】

乙烯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学习洗头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教材的第X章已经介绍了烷烃,在引出烯烃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系统的学习

【学情分析】

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烈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再来学习乙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已经简单的学习过了烯烃的特点,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烯烃有双键。【板书】第二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乙烯的教案

必修二第三章

第二节 乙烯

一、教学设计

1、知道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过渡】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并点燃气体,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观看视频并思考:

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实验—探究”模式教学设计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和重要用途。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认识有机物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过程和方法:

1.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运用观察实验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享受到化学世界的乐趣。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验为中心的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都知道:如果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就是工业的血液。我们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取两种重要的化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乙烯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科学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加成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板书】第二节

来自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

设计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显得更为突出,更有时代意义。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自己能学,自己能解决理论和实际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本堂课的内容十分吸引学生,可以配合图片,视频等感性素材通过适当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第二课堂得到提高。

教材分析与把握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也是对前面学过的物质各种性质的初步概括。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千变万化,不同的变化可以分为简单的几类。引导学生对各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在事物的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产生,揭示出不同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即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在这基础上,将各种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建立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的基础上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案

第八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区分两类变化的依据。2.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知道区分两类性质的方法。3.会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通过实验亲自体验物质变化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依据。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难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 [师]:上课![生]:起来![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请坐!

[师]:上课前,老师先为你们表演一个节目,这是一个长条的气球,现在看我折——折——折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气球从长条的形状变成了小狗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只发生了什么改变? [生]:形状。

[师]: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乙烯的物理性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