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纠正字音,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涕:读t ,不读d ,还:读hu n,不读h i。)
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
三、理解诗句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四,了解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这首诗同《示儿》一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都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
五、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学习生字
“洛”,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边是三点水旁。
七、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八、布置作业
预习“基础训练1”。
板书:
涕泪满衣裳
漫卷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放歌须纵酒极度的喜悦心情
即从……
便下……
第2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讲书。(约10分钟)
首先,用启发式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杜甫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不禁惊喜欲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接着,给学生简述诗中出现的六个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之后我说:“诗人在区区的56字小诗中,连用六个地名,丝毫不觉堆砌,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最后,与学生讲“妻子”,明确古代的“妻子”是指“老婆孩子”,与现的“妻子’的含义完全不同。“古诗往往一字即一义,不要把诗中的单音词当作复合双音词,这是我们读古诗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崔学古说:“与少年讲书,最忌诵述讲章。”(《檀儿丛书录要少学》)
二、读书。(约10分钟)
要求学生正身端坐,音正腔圆地将这首诗读五遍,在读的过程中,仔细体味“忽传”、“初闻”、‘都看”、“漫卷”、“即从”、“便下”的涵义,使其千载如见诗人于仓促间欲哭之状。
〔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象山语录)〕
三、抄书。(约10分钟)
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工工整整地抄写此诗,边抄边思,潜心琢磨,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明快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同时,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陈光地说:“见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溶村集》〕
四、背书。(约10分钟)
学生当堂“声高而缓”背诵杜诗,背会为止。这样训练,一方面能加强学生语感体验,另一方面有脱落讹误之处,能了然于耳。
[唐彪说:“凡学生背书,必使其声高而缓。”《父师善诱法》]
〔这节课我是老老实实上的,我的主导思想是务实强本,返建归真。何评“实”?何谓“本”?何谓“璞”?何谓“真”?‘有真意,去粉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教学规律办事之谓也。语文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教学和训练。语文课如果离开“讲、读、抄、背”,搞一些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东西,那只能是占道旁门。我们讲改革,什么是改革?我认为,一是继承,二是借鉴,三是创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些经验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我们的任务是将其吸取过来并加以革故鼎新,这是前进而不是倒退。我想,语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第3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㈠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
第4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听课教师无法统计,穿插与学生之中,教室外也挤满了人。只记得结束
时我和同学们给杜甫鼓掌的时候,听课老师也送给我一片掌声……
执教人:严小明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日期:2005年4月23日
教材说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十五课《古诗两首》中杜甫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尽情抒发了失地被收复后作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对民深沉炽热的爱。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一千两百年以前,一位伟大诗人,因为高兴到了极点而流下了眼泪,他叫杜
第5篇:六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让学生了解杜甫生活年代的情况,了解写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意。3.在阅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遒劲刚健。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2)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背诵诗歌吗?谁能为我们背一首杜甫的诗歌呢?杜甫的《春望》谁来背?(同学们举手,生背诵)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啊,个个都是小诗人。现在来听老师诵读一遍,„„
第6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春望》 导入课文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时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里面也出现了许多地名,自己先读一读这首诗。
师:请你翻到第150页,你觉得哪些是地名,请你圈出来。(师巡视指导:圈得很好,但是别忘了诗题也是诗的一部分。)
(反馈)
师:我们来听听,***圈的是哪一些?
生:河南,河北,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师:一个个来,他先圈的是河南,河北,然后是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放慢速度,让其他孩子都听见)
师:还有没有? 生:剑外。
师:对,剑外也是也是一个地点。这首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地名,跟李白那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齐读诗歌,教师声音穿插其中,产生和音的效果。)
师:这么多地名,有哪些是你知道的? 生:河南,河北。师:这首诗中的河南河北跟现在的河南省、河北省
第7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意。
3.在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想象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从中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遒劲刚健,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学过程:
一、聊诗人,初知杜甫
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孩子见多识广,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咱们来个诗句大接力好不好?游戏规则,我说第一句,每组挑出三人,一人一句往后接,看那组的速度最快,完成的最好!
第一题:黄四娘家花满蹊——
这首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第8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靖边一小 任春青
课前交流:
每个人都有他的喜怒哀乐,但表达的方式不同,咱们就采访采访,高兴时每个人的表现。比如老师我,最向往调到一小,当听到调到一小这个消息时你猜我会怎样?你再想想我是怎样手舞足蹈的?除此之外,我还会把这个消息告诉?这就是我,敢于表达自己心情的我。我又想问,通常你们难过的时候,会咋样表现?
一、赏析古诗,感受作者。
我们这些俗人大都这样直白的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唐代诗人杜甫,这个被人称为诗圣的使诗人,他是通过诗来表达心情的,现在让我们听听他的古诗,感觉一下他的心情。
师:(课件出示《春望》、你感受到了杜甫的什么心情?《月夜忆舍弟》这是什么样的心情?《春夜喜雨》这又是什么样的的心情?师配乐深情并茂背诵。
(评:教师的朗读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