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6 08:14: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

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

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第2篇: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第3篇: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们科学课的口号是:(动手动脑,认真观察,探究奥妙。)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口号中提出的那样,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二、导入

师:今天和我们往常上课不一样,有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你们高兴了,老师有点紧张。为了缓解紧张。老师先讲个小故事;有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皮球,玩的正高兴,小明一个大脚把球踢进了一口枯井里,这口井又小又窄,伸手也够不到球,这时啊聪明的小刚想出了个办法,顺利的把球取了出来。大家猜猜小刚用了什么办法拿到球的? 生:用水让皮球浮来。师:你和小刚一样聪明

师:可如果小明和小刚他们玩的推是铅球,铅球进去了,还能用这种方法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铅球太沉浮不起来。

师:你们说的很对,今天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十三里小学

贾秀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砖块、木块和泡沫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苹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余丽丽

教材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起始课,是一典型的实验探究课。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三、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材从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开始,通过一步一步地探索,让学生逐步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已有一定的认知和解释,但还比较浮浅和模糊,甚至会出现错误。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鉴于此,教材安排了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的内容,从而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三年级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三年级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一些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了解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透明的水槽、水、石块、木块、食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瓦,火柴等。在科学器材超市给每组准备盛有大于二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水的水槽一个,烧杯3个,毛巾,玻璃杯,漏斗,滤纸,漏勺,玻璃棒若干„„

2.学生准备:能放入水槽的固体,食盐、白糖、沙土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小烧杯温水,一勺食盐,把食盐(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先下沉,一会不见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科学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关系:大小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方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水槽、木块、石头、玻璃片、天平、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小刀等。

学生:第一组材料:木块、土豆、泡沫塑料、蜡烛、橡皮泥、曲别针、石头、抹布等。

第二组材料: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沉浮

1.观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