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3 11:46: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旅鼠之谜 教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旅鼠有哪些谜;通过深入细读,具体分析旅鼠之谜。

2.通过删写,了解说明文的过渡与衔接特点,并通过顺序的调换,理解文章内部逻辑关系。教学重点:

1.个体分析旅鼠之谜;2.删写记叙部分。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部逻辑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熟。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片段。(1)第7段中丹尼斯的话:“它们虽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提示“哺乳”“媲美”“细菌”几个词语读音;(2)第12段,提醒注意“喃喃”的读音;(3)第15段“这时的旅鼠不再……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提醒注意“挑衅”的字音字形。

二、通读概括

1.文章题目是《旅鼠之谜》,默读或浏览课文,说说旅鼠有哪些难解或不解之谜。学生可能的概括为:繁殖之谜、寻死之谜、迁徙(跳海)之谜。要求学生将这样的概括改为问题式:旅鼠为什么…… 明确:旅鼠为什么繁殖力这么强?旅鼠为什么要主动挑衅或攻击?(或旅鼠为什么要采取近乎自杀的手段?)旅鼠为什么要(会)集体迁徙跳海求死?

三、具体研读

刚才,我们概括了旅鼠的三个难解或不解之谜。但是,这三个谜真的都是没有答案的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2.快速默读或浏览第11段(哪个段落最能说明旅鼠繁殖力的可怕?),说说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点?

明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关于作用,可以追问:可不可以不写推导演算的过程?)3.旅鼠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繁殖力?看能否从第7段找出答案。明确:,性成熟早。

如此看来,旅鼠繁殖力强这一谜似乎并非不解之谜。当然,如果我们继续思考追问的话,还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旅鼠的性成熟期为什么这么早?旅鼠一年胎数多,一胎数量多生理机能是什么?旅鼠中没有不孕不育的问题吗,如果有,这个比例大概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就是专业的生物学问题了,当然,它们仍然是旅鼠之谜。来看第二谜团。

4.默读15段,勾画其中会引发你疑问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具体的疑问。

师引导:第15段写到旅鼠也有类似计划生育的方式,如歉年很少生育。我们不禁要问,它们怎么知道这一年是歉年?又是谁下命令让它们禁欲少生?有没有私心较重偏偏就要多生的?如果出现了,会怎么样?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5.用同样的方法读第17、19、21、23段,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小结:同学们阅读和思考已经渐渐变得深入了。如此看来,旅鼠身上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解之谜,深究起来,远不止三个。而且,丹尼斯也说,现在人们连假说也提不出来。6.文末,丹尼斯说,人类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你觉得人类应该从旅鼠身上学点什么? 学生交流。

需要提醒的是,人类应该学习的,不是旅鼠的做法,人类不能像旅鼠那样用集体自杀的方式来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师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

(1)15段:一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①请想象一下,它们吵嚷些什么,用人类的语言把它们吵嚷的内容说出来。②怎么理解“似乎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2)19段:它们在选自途中即使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由此可见,导致它们大选自的原因绝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另有什么图?)

四、删写文章

7.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的一种,但与一般说明文有所不同。)我人们可不可以通过删改,把它改成一篇1般的说明文呢? 引导分析: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写作的?以故事和对话的方式,将旅鼠之谜介绍再来。进一步引导,我们首先把“我”的问话和“我”与丹尼斯间的互动的内容删掉,只保留丹尼斯的话,基本就是一篇关于旅鼠的一般性说明文了。但是,这样,文章似乎不太通顺了。“我”的问话中,有没有可以直接保留下来的?

老师试着把前面部分简单改动一下:在北极地区,有一种行为奇特的动物,这就是神往莫测的北极旅鼠……

(1)第7段后面应该改写一句什么话,使文章连贯起来?(2)第14段的内容改写成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保留和改写的段落,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但却使文章更加顺畅。这些句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呢?

首先要承接上文,同时能引出后面所要介绍的内容,即承上启下。这些句段就是说明文中的过渡段。找到过渡段,有助于我们迅速厘清文章的段落层次。8.删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比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9.我们可不可以再调换一下三大谜团的顺序? 学生可能会说不可以,则请其说出理由。

老师明确:未必完全不可以——先说旅鼠奇特迁徙跳海,再说明它们繁殖力极强,最后说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们会主动寻死,甚至迁徙跳海。这样通不通?(当然通)

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再谈谈这种顺序的写法有什么问题。结课:简单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第2篇: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分析文章的能力,总结旅鼠的三大奥秘。

三、教学难点

用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奇怪的现象,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动物。他们的繁殖能力惊人,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色,好像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们就会聚成成浩浩荡荡的大军,直奔大海,集体自杀。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与梦位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的世界,详细了解旅鼠的奥秘。

(二)走进文本

1.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多媒体,我们来了解关于旅鼠的一些知识。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象天兵天将,突然降临。

旅鼠惊人的食量: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2.作者简介:

位梦华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1995年他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北极的呼唤》等。3.朗读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给下列字词注音:

媲美

挑衅

迷惘

笃信

啮齿

滑稽

相辅相成迁徙 解释下列词语

急中生智: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神秘莫测:使人琢磨不透的,高深的、没法揣测的。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的、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所以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是用记叙文的框架,说明文的方式,生动有趣的介绍科学知识,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结合。

师:既然是用记叙文的框架来写的,必然涉及到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

经过:丹尼斯想我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

结果:丹尼斯就旅鼠的奇异行为发表感想

师:既然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结合,那么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呢?

明确:如果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的话,就是完整的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三)清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旅鼠有几大奥秘?

2、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出旅鼠的这几大奥秘,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明确:旅鼠有三大奥秘

(1)我们先来概括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7-13段

繁殖能力惊人

师: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他们相媲美,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

将旅鼠的繁殖速度与细菌分裂的速度进行比较

师:第11段把旅鼠一年之中能繁殖多少后代写的很清楚,这为什么?从说明的方法看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用:使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师:在第11段中,除了用列数字的方法外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明确:(详略)

在11段中举了一对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数字的方式一代一代的计算下来,前面一二代详细写,后面简略写,详略得当,具有科学性,可信度,是读者感受到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

(ppt呈现旅鼠的第一大奥秘)(2)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什么? 明确:14-16段中可以找到答案。(ppt呈现第二大奥秘)(3)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是什么?

明确:在17段中

”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ppt呈现第三大奥秘)

师:在概括完旅鼠的三大奥秘后,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三大奥秘可不可以互换顺序?

明确:不可以。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至今还是谜,但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神秘,每一个奥秘都在前面的基础上和前提下,体现了说明问问的严谨的逻辑性。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刚才我们分析了旅鼠的三大奥秘都是在丹尼斯的叙述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们看看在丹尼斯的叙述中,我有怎样的表现?

(1)在听到旅鼠的第一大奥秘后,“我”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我一开始是半开玩笑的,后来在丹尼斯列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旅鼠的惊人繁殖能力后,“我”是迟疑的,然后经过自己的计算今儿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感叹“幸好它们只是一些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

板书:怀疑而开始计算----惊讶而感叹

师;在听到旅鼠的第二大奥秘后我的表现是怎样的? 明确:“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板书:笑不出来---沉思

师:在听到旅鼠的第三大奥秘后我的表现呢?

明确:在丹尼斯说道第三大奥秘后,“我”不断发问,却得不到确切的答案。

板书:反复发问

师:在我与丹尼斯的一问一答中,反复制造悬念,反复揭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小结:旅鼠之谜没有揭开,文章的最后留给我们怎么样的沉思?

六、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未知领域的奋斗史。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不可怕,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答问题,才能找打答案,也才能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和感受。

七、作业:文章的最后说“也许人类应该从旅鼠的身上学到些什么?”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本篇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八、板书

“我”

一、怀疑而计算----惊讶而感叹

二、笑不出来---陷入沉思

启示

三、反复发问

第3篇:《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教案

篇1:旅鼠之谜公开课教案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课文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二、重点: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三、难点: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多媒体

(二)、新课导入: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近100万只!奇不奇?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橘红色,招引天敌吃掉自己,奇不奇?如果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

(1)、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读音。

媲美(pì)挑衅(xìn)笃信(dǔ)

迷惘(wǎng)

啮齿(niè)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重点)2.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难点)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订正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你怎么看的?

明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

教案作者:李会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知道作者生平,初步把握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3、从文中找出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了解自然的奥妙。

3、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地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启示。【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教学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文意,根据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深层探究,明确课文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感受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旅鼠之谜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陈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整体把握旅鼠的三大奥秘。

2.联类引申,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及关注社会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旅鼠的三大奥秘。

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给人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请看这样一条信息

珠峰的雪样中含汞 大西洋海底有铅沉淀 南极企鹅体内含笨 北极烟雾在变浓变酸 看到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三)速读感知

1.初读了解文意,圈点勾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

(1)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2.再读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师可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语句。

学生自由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旅鼠之谜 教案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旅鼠的奥秘。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2.用生动的语言叙述科学知识 情感目标:1.引发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给人的启示。课时设计 1课时

一、导入

1.展示北极冰雪、企鹅、北极熊的图片,北极旅鼠图片。

2.导言:这里有千年不化的冰雪;憨厚可爱的企鹅,高大威猛的北极熊。这里还有许多让科学家们魂牵梦绕的未解之谜。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首次北极点科考队总领队位梦华先生,一起来探索北极旅鼠的奥秘。

二、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旅鼠之谜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鼠之谜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