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国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0 08:27: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民国四大弃妇散文

民国四大弃妇散文

民国时期可谓是才子辈出的时代,大多时候我们的眼光关注的都是他们如何风光,却很少去留心他们身后的乡间原配。才子自古风流,好像无可厚非,只是悲剧了那些女子终其一生寻不得爱情,而我们每每提及归咎的无非是那个时代!

提及鲁迅,便不得不提朱安。倘若谈爱,那得许广平才懂鲁迅。而今天,姑且不谈爱,只来说说这朱氏。

朱氏女子自小接受便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得三寸金莲,21岁的她还没有找到合适人家可急坏了家人,一来二问的找到了周家的长孙,鲁迅。那年,他18。依据当地的风俗倒也合适。双方家长谈妥,只待二人早早成婚。不巧鲁迅收到赴日留学的资费,于是此事只能搁浅。害怕周家变卦,商量过后,周母一封病危家书唤回了日本的鲁迅,归来知是一场谋划却也无可奈何。一场婚事在旁人的热闹声、在鲁迅的悲戚中落幕。新婚之夜没有温存,鲁迅只是坐在一旁,短短三日便匆匆逃去了日本。只留的朱安不知做错了什么,她一个传统的女子,接受的更是传统的教育,侍奉周母成为了她的大事。

在以后的日子里,在鲁迅过世以后,她不由哭着说到她又何尝不是大先生的遗物呢?她的一生,从她婚姻开始的那一刻,她就成了周家人,再也离不开。在他人都说鲁迅待她不好之际,她还替鲁迅遮掩着,“大先生每次买回点心问过婆母也会来问我”,就是这只言片语足够温暖她,或许她也只得如此。

后来鲁迅还是有了许广平,有了他们的儿子周海婴,她朱安俨然一个外人。鲁迅在谈到他和朱安的关系是评价也不过是她是母亲的太太,是送给他的礼物。是啊,一个接受过五四洗礼的青年,一个自幼不出闺阁的封建女子,他们本就没有任何适合在一起的条件,鲁迅也是因为母亲的原因才没有一纸休书彻底断却这一段感情。而对于朱氏她最大的梦想是能够死后埋在鲁迅的墓旁成全她的陪伴,就是这个梦也没有实现,她最后陪在她一辈子陪伴的婆婆墓旁。

如果朱氏能够有幸生活在当今,是不是她的悲剧就可以避免,是不是她可以有多一点点的选择?

张琼华——一个被郭沫若称为一世贞姑的女子,她就是他的原配妻子。郭沫若可谓是风流成性,妻子前后也有三任,情人的数量更不必说。

母亲为他定了婚,郭沫若按照旧俗很快就和妻子结婚了,可掀开盖头的那一刻,他失望了,那面容实在不忍直视,正如他后期讽刺到此场婚姻,如同隔着口袋买白猫回来一看竟是黑猫?怎么能够不难过?可以说对这场婚姻将他们都深深捆绑,而郭沫若随即逃离日本,可怜的只是这新婚的妻子只能恪守妇道,独守空房。郭沫若在日本有了新人,有了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自己的原配妻子如何捱过着漫漫长日,他或许根本就不会关心半分?张琼华第二次见到他的丈夫是郭沫若的父亲病重,于第一次想见已隔了26年。在他身旁的佳人早已不是日本女子而是另外一位貌美的女子。她从未奢望过这个男子属于她罢,只是尽力希望他快乐就好。一辈子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过着清贫的日子,即便那样她从未后悔,当年近90的她听着郭沫若的孩子轻声在耳旁唤她妈妈的那时,她终于泣不成声。她这一辈子或许唯一一次如此痛哭,那时的她心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谁也无从得知。

一说徐志摩,立马想到的就是林徽因。没错徐志摩一生的挚爱唯林一人。而今天要谈的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张家仰慕徐志摩的才华,令我们惊讶的是在他们离婚之际,张家哥哥竟认为张家从此失去了徐志摩,如丧考妣。可见张家对徐的敬仰。

徐志摩对张幼仪也是冷漠至极。听到张怀孕的消息不是激动而是要她打胎,她坚持把孩子生下,换来的`一纸离婚书。这是如此的残忍,一个男人有了爱情却没有丝毫的责任,她默默将一切吞下。

她依旧尽着她的责任,照顾徐的家人,包括徐去世后她以后坚持为陆小曼每月固定打钱。

我们实在难以理解在受过打击后的她还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她自己坚持前行!

孙荃,原名兰坡,小字潜缇,荃是郁达夫送他的字,两人没有走完一生,这名字却伴随了她一生。

两人的订婚没有想象中热烈却也有着半丝生气,孙荃有些才气,二人也有诗歌对赠。郁达夫曾给孙荃写的秋闺:

许侬赤手拜云英,未嫁罗敷别有情。

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

梦隔蓬山路已通,不须惆怅怨东风。

他年来领湖州牧,会向君王说小红。

杨柳梢头月正圆,摇鞭重写定情篇。

此身未许缘亲老,请守清宫再五年。

立马江浔泪不乾,长亭判决本来难。

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南朝李易安。

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天边鸣雁池中鲤,且莫临风惜尔音。

孙荃也有回赠的诗歌,

笑不成欢独倚楼,怀人望断海南州。

他年纵得封侯印,难抵青闺一夜愁。

淋漓襟上旧啼痕,难断柔情一寸根。

正尔愁心无托处,何堪梦里遇游魂。

或许也正是因为孙荃有着自己的才情,所以郁达夫与她偶也能够相谈。只是不料中途出来个王映霞,他们之前虽然聚少离多,却也安稳,只是这王小姐的出现彻底迷住了郁达夫,他哪里还顾得妻子的身孕,只怕下一刻这王小姐不见了,正在这二人你浓我浓之际,彼时的孙荃一人面临着生娩。这样的痛,身心痛彻至极。孙荃也有她的刚烈,从那以后她不再见郁达夫,即使郁达夫后来不断道歉她也不曾原谅。她所有的心力都用来培养孩子,孩子们也不曾令她失望。于她而言,唯一的幸福就是孩子了吧!

第2篇:经典民国散文推荐

经典民国散文推荐

北平的四季

周作人

中秋的月亮

鸟声

雨的感想

风的话

生活之艺术

村里的戏班子

爱竹

初恋

水乡怀旧

郁达夫

寂寞的春朝

立秋之夜

北平的四季

江南的冬景

半日的游程

书塾与学堂

沈从文

流光

怯步者笔记

西山的月

云南看云

市集

张恨水

北平的春天

风飘果市香

五月的北平

月下谈秋

胡适

差不多先生传

丁在君这个人

庐山游记(节选)

我的母亲

追悼志摩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乐园失掉了吗

恋爱和求婚

做文与做人之文人与穷

做文与做人之所谓名士派与激昂派

做文与做人之唯美派

徐志摩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翡冷翠山居闲话

印度洋上的秋思

遇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戴望舒

在一个边境的站上

巴黎书摊

第3篇:桂东民国女校散文

桂东民国女校散文

为爱化蝶翩翩起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故事里,佳人祝英台渴望读书学文化而不得不女扮男装,让人们记忆犹新。

古时候,读书是男人们的“专利”。妇女只能待字闺阁,学些针织女红,所以蕙质兰心的才女分外的少。

桂东的妇女是什么时候走出家门,进入学校读书的呢?

辛亥革命运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一批贤人和新型知识分子为“妇女解放”奔走呼号,摇旗呐喊,掀起“戒缠足、兴女学”新潮。

民国2年(1913年),时任桂东教育会长的邓润棠(桂东流源人,曾任过广西左州知州)是个颇有见地的知识分子。他在桂东女子教育尚无胚胎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创办女子学校,并草拟《桂东县立女子学校简章》,向时任桂东县长的谭嗣穆(谭嗣同弟弟)呈报此事。谭县长是个思想前卫,重视教育的清官。两人不谋而合,决定创办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民国作文

民国文言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

2011-03-07 22:05:54

中华民国国文!悔没有早生100年!

摘自《文汇报》2011/3/3

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白话文课本取得了全胜。整个小学阶段,国语课本完全替代了国文课本,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有些遗憾。在小学白话文课本完全取代文言文课本的八十余年后,再来读读这些文言老作文,令人感慨万千。这些老作文散发着纯正汉语的清香,悠远绵长……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民国记者

浅谈民国名记者产生的原因

------------以邵飘萍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民国时期民营新闻业提高了专业业务水平,民营报纸按照商业化模式独立办报,遵循新闻业本身的内在规律,使报刊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因而时期形成了专业性的职业群体,出现了邵飘萍、黄远生、徐彬彬等众多名记者。本文将以邵飘萍为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记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记者成名的原因。关键词:民国时期 社会背景 名记者

正文: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报纸新闻自由发展,民营新闻业完成了职业理念的内化,基本实现了职业自治,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达到了较高的职业化程度,加上职业群体的努力,大量的民记者涌现。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促进了名记者的产生

到清朝末年,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人们拥有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如自由开报馆,办刊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民国婚俗

1我今天讲的内容是民国时期新人的婚服。选择这个时代是因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民国,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民国婚俗呈现出新旧交替,中戏杂糅的、多元发展的过渡形态特征。,婚礼服饰作为社会形态的物质表现在这个时期也更加的多样化和新颖。2这是去年网上疯传的一段民国结婚证上的话,“”

3处于过渡时期的民国,在婚俗变革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接受西方文明的程度不同,依旧保留了旧式传统婚俗,也有全盘西化的结婚仪式,当然也衍生出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礼

礼服经历了从传统到接受西方文化再到中西合璧的过程。婚礼服是民间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对此研究能够复原当时风俗变迁的风貌。婚礼服的变革是中国近代时期移风易俗的表现之一。当时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都发生了巨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是审美观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经典民国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民国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