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日月明(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4.日月明(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比较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感受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会意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明、鲜”等13个生字,探究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2、理解韵文涵义,熟练地朗诵韵文,拓展思路,仿编韵文,激发求知的兴趣。
3、观察、练习、运用识字方法,积累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会意字的特点,掌握组字规律。
2、运用规律,识记、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设计思路:教学中采用拼读、齐读、探究读等活动方式,熟记汉字的音形义,通过找朋友、画等活动方式, 挖掘识字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
2、猜谜语
3、板书课题:日--月--明
二、探究新知
1、齐读课题
说说读课题后你明白了什么?
2、提示语: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请打开书P97页。
3、自读课文(不会读的怎么办?)。
4、和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打招呼。
(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在课文中做上喜欢的符号,多读几篇。或请教别人。)
三、精读课文
1、检查自学情况
a、齐读课文(纠正字音)。
b、听读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c、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一句,讲给别人听一听。
2、随机出示生字、有意按字形结构板书。
a、点明会意字
b、引导挖掘更巧妙的识字方法。
c、观察独体字作部首时在书写中发生的变化。
3、竞读课文、背诵课文
a、仿说韵文
b、总结识字规律
四、游戏活动
1、用简笔画表示汉字
2、 做动作表示汉字
3、描写汉字
五、拓展练习
1、读课后的词语
六、课堂小结
2、完成课堂练习
1、谈收获
2、质疑
第2篇:《日月明》第一课时教案
《日月明》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日月明》第一课时教案,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汉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2、板书课题。
二、初读韵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韵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
(3)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4)引导学生去掉拼音自由认读。
(5)引导学生分小节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5个会写字,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课件出示田字格,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5、组织展示。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课件出示作业
抄写5个会写字。
教学反思:
随着识字方法的'积累,学生的识字能力越来越高,他们能够利用“熟字记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好方法识字。在交流识字方法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不断地积累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3篇:《日月明》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日月明》第一课时教案,感谢您的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汉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2、板书课题。
二、初读韵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韵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哪些字音
第4篇:《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3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教学难点: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现学过的生字
1.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2.怎么摘呢?别急,要是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苹果自己就
乖乖地落到筐里去了。(点击课件)
3.真能干,我们满载而归啦!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非常有意思的的生字宝宝,好吗?
二、直观导入,形象感知
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
第5篇:《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日月明》第一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
一、复现学过的生字
1小朋友们,看!生字宝宝已经排好队等着你们来跟他们打招呼。
(菜园豆角萝卜心又捉迷藏嘴越风)
2要是你们能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生字宝宝肯定会露出笑容。
3真能干,看,生字宝宝们笑得多开心!
4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非常有意思的的生字宝宝,好吗?
二、直观导入,形象感知
1(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开火车正音。
4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这节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三、正确朗读文
1赶紧打开书,翻到97页,拿好书,看着书,听我读。(配乐师范读)
2你们想读吗?把书摆好,用右手指着字,跟我读。
第6篇:《日月明》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明》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老师拿出日和月的图片:这是日,这是月。太阳和月亮发出很亮的光,合起来就是日月明。日月明。你们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图片,用老师刚才的认字方法猜猜这些图片表示什么生字?(本课生字用图画出来,如人靠树木休息的图画,二棵树,三棵树靠在一起的图画等。老师把图按顺序一一贴在黑板上。)
(二)学生看图识字学文
1.学生看图猜字,并用该字组词。2.指名说。
生1:“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就是森林的森。我还知道两棵树木在一起就是林,森林的林。”
生2:“林就是树林的林。”
生3:“林还是林苗鑫的林。因为我的同桌是林苗鑫,所以我知道林可以是人的姓。”
老师:“这个小朋友好厉害,还知道林可以是姓。”
生4:“我老家有很多很多的竹子,很多的竹子在一起叫竹林。”
生5:“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叫林
第7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日月明》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日月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会写生字“木、林”。
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树。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
(“日”和“月”组成“明”)
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
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
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将会意字构字特点和字
第8篇:《识字二·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课范围:鹿城区语文新课程研讨课
听课人数:300人
开课时间:2004年11月10日
课堂组织者:邓夏秋
合作者:上陡门一小语文沙龙(成员:蒋春燕、郑艳、郑芝、仇飞雪、潘朝晓、杨轶)
学习者:2004届(2)班全体小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3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
知道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现学过的生字
1、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2、怎么摘呢?别急,要是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苹果自己就乖乖地落到筐里去了。(点击课件)
3、真能干,我们满载而归啦!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非常有意思的的生字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