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武侠]金庸《天龙八部》入选高中教材(教师中心稿)
[武侠]金庸《天龙八部》入选高中教材
www.XINHUANET.com2005年03月01日17:22:00来源:重庆晚报
开学没几天,很多高二学生惊喜地发现,刚到手的第四册《语文读本》里面,新添了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入选
昨日,记者在求精中学看到,这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11月第一次出版,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篇武侠小说,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
课文节选了《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讲的是萧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大高手一节,充分展示了他的绝世武功和英雄气概。
曾遭到强烈反对
早在2001年,有媒体报道,教育部决定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改革,金庸的作品将入选,引起各方激烈的争论。
批评者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文学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如被选入教材,难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很多中学教师也担心,武侠小说里面的打杀场面和言情描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种种压力下,教育部出面辟谣,明确表示:金庸的文章不会成为学生的必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当时也表示,不会收入金庸的武侠小说。
留给学生一道作业
三年后,金庸小说照样进入中学课本。
该书的编写者认为,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开辟了武侠小说的崭新境界,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编写者可谓用心良苦,还留给学生们这样一道作业:“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成就足以进入文学史,也有人说他的武侠小说再好也是通俗文学,只有娱乐的作用,难登大雅之堂。对此,你怎么看?”
央视版《天龙八部》
老师学生都很欢迎
记者就此采访了求精中学、二十九中的部分高二学生,谈到金庸小说,他们都很兴奋。一个学生说,《天龙八部》他已看过七遍,但在课本上看到它时,仍读得津津有味。
求精中学高二语文教师蔡文亮说,金庸的小说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品位都很有好处。
西南师大文学教授韩云波对此也叫好不已。他说武侠小说里面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同时,侠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的人格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教科院语文教研员钱金涛对此出言谨慎。他说,读本还不能等同于强行要求的教材,只是教材的一个补充部分。但不能因为有金庸的作品入选,就认为这是鼓励中学生阅读武侠、言情小说的信号。(记者汤寒锋实习生辜银莹)
第2篇:金庸担心学生不懂《天龙八部》称应选《射雕》(教师中心稿)
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节选入高中语文读本,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讨论。前晚10时30分左右,金庸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此感到很高兴,只是担心中学生看不懂。昨日下午,金庸的助手吴小姐说,这是金庸先生对此的正式回应。
金庸先生表示,3月1日,他在办公室得知《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被选入中学读本,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说天龙八部讲的是人生的痛苦与悲哀,担心中学生看不懂。
金庸说年轻人应该看看他的小说,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向钱看,总是追求物质,没有崇高的理想,社会上缺乏一种侠义精神,而他的小说正是让人们行侠仗义,且不鼓励人们随意打架或者杀人。
但金庸认为作为中学生的读本,应该选择较为容易理解的《射雕英雄传》,不应该选择难以理解的《天龙八部》。但该书第四十一回是打斗段落,没有接触到人生的深刻思想,中学生应该能够看懂,看一下也可以。而如果把选择的范围扩大,在指定的课本里也选择他的小说的话,金庸则认为只要不选择打斗段落,选择一些描述音乐、中国文化、琴棋书画的段落都可以。
金庸说,武侠小说讲的是还没有法制统治的社会里发生的事情,而现在的人们遵循法律行事,不可能随意杀人、打人,现代社会里,对武侠小说只能看精神,不能看行动。金庸说,有人说他的小说讲的都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希望人们勇于主持正义,分辨是非,当然对于中学生,必须进行引导,要让他们明白,帮人可以,拔刀不可以。
金庸用自己年轻时的冲动劝告现在的年轻人要三思而后行。劝告年轻人做事情之前,最好能够想一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会不会破坏学校的规矩。
第3篇:教育部官员称金庸武侠小说不会入选中学教材
东方网-文汇报2001-07-25陆正明
针对“金庸作品将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传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人士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金庸的文章不会成为学生的必学教材。
日前有消息称,教育部“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改版,虽然调整的内容不多,但金庸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将作为选读内容首次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并称所入选的课文是《射雕英雄传》最后一章节选,描写华山论剑前夕,郭靖在经历一系列杀戮事件后的苦闷心境。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人士对记者说,教育部只负责编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而教材则由有关出版社编辑,教育部对各出版社的教材进行审定。因此,不存在教育部“决定”哪篇文章入选教材的问题。今年下半年初中语文教材的确要作改版,目前改版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各出版社改版教材的定稿均要送教
第4篇:谈谈你对金庸小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看法1
谈谈你对金庸小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看法1 今春,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两部武侠小说选段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之《语文读本》,为方兴未艾的“武侠热”又升了一次温。对于此举,人们叫好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我是反对者之一。
赞成者理由有三:其一,是来自以号称“醉侠”的北大教授孔庆东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们对金庸小说的极力鼓吹。据说孔教授已开坛讲学,已经是“金庸八讲”了。孔教授身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把研究武侠小说作为自己的职业偏好,本也无可厚非,属于他的工作范畴之内,可以领取国家的俸禄。他完全可以七讲“八讲”,一辈子都讲下去。我想,只要是冷静理性地研究,把“武侠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是很有意义的。只是要注意不被为了媚俗而获得的名声冲昏了头脑,干扰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孔教授的讲座我没有
第5篇:大胆质疑 超越教材(教师中心稿)
――《秋天》教学后记
旌阳区袁家学校 吉 刚
何其芳的《秋天》是一首绚丽多彩,充满浓郁乡村风情的现代诗。它虽是诗,但更是画。三个小节分别描绘出三个不同场面而又富共同神韵--秋的鲜活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去感悟、想像、描摹那清新淡雅的意境外,还得引导学生转换视角,跳跃篱墙去品味、咀嚼、鉴赏诗歌。
我在教学此诗时,前二十五分钟主要让学生通过“读”达到感性认识,而利用后二十分种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从各角度赏析诗歌。对于后者,教师并没有明确提出从哪几个方面切入,只是点拨学生从朦胧感触出发,大胆表达对该诗的理解与感情,喜欢与否并无重要,充分的理由才是学习所得的最大亮点。顿时,有的同学沉寂回味,有的学生热烈讨论,课堂亦成为思维碰撞的源地。敏捷的学生很快举起了手,“这首诗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