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09 08:16: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关于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关于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关于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引入

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

(1)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2)若先向西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你能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的所有情况设想完整吗?

二、自主探索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蠃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个球,那么两场累计净胜1球。

若蠃3球记作“+3”,输2球记作“-2”,则累计得球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3)+(-2)=+1

对于情境问题,可讨论如下:

设向东为正,则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他一共向东走了50米。

可表示为:(+20)+(+30)=+50,即小明在原来的位置的东方50米处。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西方50米。

可表示为:(-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第二次向西,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可表示为:(+20)+(-30)=-10

(4)若第一次向西,第二次向东,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10米处。

可表示为:(-20)+(+30)=+10

总结与归纳:

(1)(2)是同号两数相加,

(3)(4)是异号两数相加。

同学们,能探索出两数相加的`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addition)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第2篇:《3.1.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3.1.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1.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计算以及训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重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原则

复习知识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四道题目,让学生分析是运用哪条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而进一步总结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

师提问:有理数加法运算能不能更简便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一下。.

(出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的运算在实际中是很简单的,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1.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自主运算.

注意:符号的确定是由几种情况决定的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2.观察四组算式中的加数和他们的和,提问:有什么发现?从加数的位置,和的角度探讨.

3.通过练习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4.两个运算律分别是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得出交换律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推导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小组合作)自主做题,将步骤和答案写出,并将答案在小组里订正.

(2)交流汇报.从运算顺序,和的角度进行探讨.(各学习小组的汇报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3)说一说运用的加法法则是什么?(①运算顺序,②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4)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结合律.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a+(b+c)=(a+b)+c

(用投影仪展示)

有理数加法交换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数运算使用的两个运算律,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相加运算时进行相应的步骤,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

①交换律是两个加数相加,结合律是三个加数相加,那四个数相加或者更多的数相加也可以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教师巡堂随时进行相关的指导,关注每一们学生及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引导.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板书或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例1计算:

下列运用加法交换律的变形中,错误的是()

A.30+20=20+30

B.(-5)+(-13)=(-13)+(-5)

C.(-37)+16=16+(-37)

D.10+(-20)=20+(-10)

教师板演,让学生说出加法交换律的应用方法.

例2计算:

(+23)+(?12)+(+7)

例3计算:

(?1/3)+(?5/2)+(?2/3)+(+1/2)

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加法应怎样运用两条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学生活动:请学生总结做题过程中运用哪些方法可以简化运算。

注意点:(1)学会运用运算律解题.(2)教师板演的例题要完整体现过程,并要求学生在刚开始学的时候要把中间的过程写完整.(3)体现化归思想.(4)这里增加了两道题目,要是让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拓宽学生视野,让学

生体会到数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课堂练习

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让学生口答)

本课作业

必做题:阅读教科书第47页,教科书第49页练习题1、2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原则,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教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加法运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总结出来,但是同时运用两个规律解题就不知道怎么来运算。要引导学生从做题过程中总结几种方法,课下多加练习进行巩固。

第3篇: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测试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能灵活、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1.回忆小学里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1);(2).2.阅读P33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1)(-15)+6=,6+(-15)=,(-15)+66+(-15);

(2)(-3.2)+(-5.8)=,(-5.8)+(-3.2)=,(-3.2)+(-5.8)(-5.8)+(-3.2);

(3)[6+(―5)]+(―4)=,6+[(―5)+(―4)]=,[6+(―5)]+(―4)6+[(―5)+(―4)].3.依据上述问题的解答,归纳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测试题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测试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能灵活、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1.回忆小学里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1);(2).

2.阅读P33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1)(-15)+6=,6+(-15)=,(-15)+66+(-15);

(2)(-3.2)+(-5.8)=,(-5.8)+(-3.2)=,

(-3.2)+(-5.8)(-5.8)+(-3.2);

(3)[6+(―5)]+(―4)=,6+[(―5)+(―4)]=,

[6+(―5)]+(―4)6+[(―5)+(―4)].

3.依据上述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 “艳火”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运算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用转化的思想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依据法则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3、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运算律?具体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运算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用转化的思想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依据法则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 :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 :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3、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运算律?具体内容是什么? 4、计算下列各题 (1)(-5)+(-8) (2)(-5)-(-8) (3)(-5)-8 (4)3-12

二、自主探索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2. 会把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进一步感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的有理数加法,运用运算律交换加数位置时,符号不变.

教学过程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速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1.完成下列计算:

(1) 3+7-12; (2)(-8)-(-10)+(-6)-(+4).

归纳: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

(2)式统一成加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和( )后的形式是___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一、 成功学习

1、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

①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②探索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

2、成功自学(目标已明确,高效来自学)

自学教材第21~22页,完成下列内容

(1)通过21页的'小云朵里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列式吗?

(2)观察课本22页“探究”的内容,你能从中有什么新发现?请同学们换几个数再试一试。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

(4)通过自学课本第22页例4,你认为有理数减法计算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呢?

(5)大数减小数结果是数,小数减大数结果是

数,两个相等的数相减差是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3、成功合作(小组面对面,交流更方便)

自学课本后,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核对(1)(2)(3)(4)(5)题,讨论交流,集思广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