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说课稿_说课稿听听那冷雨

教学课件 时间:2020-02-29 05:58: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课件】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说课稿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文章,它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同处“一花一世界”这个板块中。《荷塘月色》是语文课本的常客,而《听听那冷雨》是一位新客,但这两篇文章都代表了现代散文的意境之美。本文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一篇语言和意境都特别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听听那冷雨”仅仅五个字,却调动了两种感觉(听觉与触觉),展示对“雨”的细腻感受,充满了浓浓的诗意,给读者多维的审美感受。

它是一篇美文,同时,这篇文章也很厚重,郁结在优美文字中的是一个优美的意境,沉淀在意境中的是余光中现实深沉的乡愁以及强烈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情结。由文章我们可以关照出一个“血管里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的文人。

新课标对散文阅读有一个总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对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能力要求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编者安排《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就是希望学生通过美的体验,美的发现,概括提炼鉴赏方法,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并通过自主地、个性化的阅读鉴赏,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解读。

2、说学情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散文这一文章体裁,对于高中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在这之前学习了《荷塘月色》,已初步涉足鉴赏散文的方法。

学习方法和技巧:这篇散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底蕴丰厚,学生一开始就会有畏难情绪,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在小组合作中感受作品的意境美,逐渐把握文章的意蕴。

3、说三维教学目标

鉴于文章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品读,体会余光中笔下“冷雨”的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揣摩语言,探析文章背后的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文章引导学生体会“文化乡愁”,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探析文后站立的文人。难点: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法

1、美读法。新课标提出: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好的文章常读常新。

2、涵咏探究法。新课标强调:“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用一味追求统一答案。”

《听听那冷雨》中,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雨”味作了多层面的描述,并且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学生只有沉潜到作品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才能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文如其人,通过对文章的细细涵咏,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做深度的剖析,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文人就会从文字后走出来。

三、说学法

1、诵读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文章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本文是一篇意象丰富、语言诗化的文章,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2、探究法。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文内涵丰富,可取点繁多,教师的讲授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所以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互为学习伙伴,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美读初体验——“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余光中小课题探究——听歌感受乡愁与中国风

2、教学流程

一、导入

台湾歌手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作为课前迎接音乐。方文山所创作的中国风的歌词可谓独树一帜,不但蕴含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而且风格独特,与其他流行歌曲迥然不同。方文山将中国元素糅进了歌曲,有文人将中国元素融入了诗文,今天要推出的这一位是被台湾文坛称为“当代文学的重镇”的人物,他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他的诗歌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乡愁》,今天我们要领略的是余先生用“左手”写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依据:用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歌词的中国风特点引出文章,首先让学生对文章特点有个大概印象。

二、美读初体验

(一)美文不厌百回读,在课堂上作感受性的朗读。

1、教师范读第一段(配乐)

2、一男生选择一段最有感触的文字配乐朗读,说明选择原因。

3、一女生选择一段有感触或喜欢的文字配乐朗读,说明选择原因。

4、全班齐读。读前,教师做些指导,注意把握作品的声调和节奏,读出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

依据:这里我安排不同形式的读,一方面是让学生感知文章的音韵美、情韵美,一方面通过言说选择原因,调动文学鉴赏的嗅觉。

(二)初品雨味

1、文中的“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冷)

2、为什么一个身处冬季平均气温在15度-18度的副热带季风区的人,在春天时会感觉冷呢?

“冷”有两层含义:(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依据:语文面对的是一个需要解释的世界,不是一个需要接受的世界。求解的动力来自哪里?来自现实中的困境。雨的特点是鲜明的,但感觉与现实的矛盾也是存在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对于“冷”的原因,学生很容易想到实际天气,对于另外的原因,我先不做分析,而引出对作者的探析。

(实际天气的原因,冷雨之冷,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外在的实在的感受,又表现作者精神上的忧郁、阴冷:与祖国传统文化割裂、剥离后内心产生的凄苦、凄凉凄迷心理,以及面对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对古老文明的侵蚀,作者内心的不安、孤独、惆怅和失落。)

三、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余光中

1、任何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流出来的。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余光中”为探究的小话题,在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冷雨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余光中。

2、探究要求:

1、明确探究内容——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做架空分析,无关猜测。

2、选定合作伙伴——强调合作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

3、从点上细化、深化,不可面面俱到。

3、文章较长,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教师选择几个段落,作为探究对象,这几段分别是第二段(看雨品字),第七段(古大陆听雨),第十段(日式故屋听雨),第十一段(公寓听雨)。细品语言,探究文字背后究竟站立着一个怎样的余光中。

4、学生走动,自由组合并探究,由首席发言人总结小组成果或提出疑问。

5、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痴迷、深情赞美的作家;漂泊他乡者,具有浓重的思乡之情;面对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对古老文明的侵蚀,内心有不安、孤独、惆怅和失落。

想象绮丽而多变,善于采用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的文人。让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融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营造极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可以看到余光中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感受到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

依据:为什么设计“走近余光中”的小课题呢?因为本文意象密集、语言诗化、时空变换,在一堂课中面面俱到,课堂势必会成为知识传递的场,并且在新课改以“人”为主题词的大背景下,是反对知识的单向呈现的。

况且文学形象具有不确定性,文学语言常常是多义的,造成意蕴多义和模糊。作品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新课标强调:“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而在这个小课题中,学生可以自由言说,在探析作者其人时,会品味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对文章的感悟在探究中逐渐建构。

而我为学生的探究阅读提供情境,为学生探究阅读设计可以依靠的客观情境,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即以文本言语为媒介而走近余光中进行自我探索,在“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余光中”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自我调节,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快乐。

四、歌声中再悟 余光中说:“黄河波浪的声音、长江的声音,等于是我们的胎记,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他的好多作品中渗透着中国元素,这是一种自然的思源。“ 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在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原来乡愁不仅是空间造成的,也是时间造成的。播放余光中作词、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在歌声中再次品味乡愁与中国风。

依据:艺术之美是相通的,歌曲与诗文在内容与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一首《乡愁四韵》让学生再次感悟余光中浓浓的文化乡愁和厚重的中国元素。

五、板书

冷雨

言为心声 文见其人

外在寒冷

内心凄凉 对传统文化痴迷 浓重思乡情

(文化乡愁)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模块“慢慢走,欣赏啊”中“一花一世界”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在本册课......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师:同学们,连着几个晴天以后,今天下起了冬雨。在这样的天气里,先让我们欣赏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出示PPT)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听听那冷雨》是鲁人版必修二中的一篇散文。单元话题是“山水神韵”, 旨在让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们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听听那冷雨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听那冷雨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