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_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教学课件 时间:2020-02-28 06:55: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课件】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姓名:李运秀

学号:10583123 专业:10数学与应用数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习习近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同位角的寻找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学情分析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并且对基本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了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具备了探究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基础,但在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在做好前两步的基础上开始设计教学内容才能更适合学生,将本堂课的知识多层次体现出来。本堂课主要的内容是讲两直线的平行线判定方法,这就像一朵大红花,而其他的部分是绿叶。这样就分成五部分讲

1、回顾三线八角

2、平行线概念

3、两直线的平行线判定方法

4、本课重难点

5、总结与练习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对于七年级下的学生她们是“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那应该如何判定?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我再将其提一下。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重要部分)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平行线判定方法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从中我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举生活中的平行线的例子,尽量让多一点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能回答的人比较多。也比较适合集体回答的问题。

活动二:让学生通过画图,体验推平行线的过程,其中是一个平移变换,那么中画图过程中,同位角始终保持相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平行线判定的方法。

活动三:出示课件上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猜想,作图(推平行线法)来得出平行线判定方法。

其中其他的判定方法由例题推出,例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在讲完一种判定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挖掘其他的判定方法。还有让学生思考一些特殊情况如两本书的边缘是否平行。再得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通常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再延伸到一般情况。

教法:引导学生,讲练结合,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法。学法:动手实践、师生交流,学习模范。

(三)归纳总结: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有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本节课重点学习的是1、2、3。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6,平行线的定义。

提出本节的方法难点的归纳与综合运用

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虽然这部分的知识在八年级下第四章会讲,但作为老师对公理要有了解。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要强调规范书写。

五、练习设计

课堂尾声一些习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本堂课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反映学生的一些问题让教师对其进行及时补充。还要做一些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练习分析与应用(1)如图1,∠C=57°,当∠ABE= 57°时,就能使BE∥CD.(此题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是为了巩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知识点又有点逆向思维的运用。)

(2)如图2,∠1=120°,∠2=60°. 问a与b的关系? a∥b(此题可以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可以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让学生明白在巩固判定方法的同时了解其间的联系)(3)如图,不能判定 L1//L2 的是(D)(A)∠2=∠3(B)∠1=∠4(C)∠1=∠2(D)∠1=∠3(此题则对本节的知识整体的一个思考,难度比较低。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是否了解以及方便教师再次和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对平行线判定进一步理解: 强调一下“内错角不一定相等”,内错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还有同位角相等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四对同位角中的任何一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必平行。同理其它的几条也是这么理解。

六、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5.2第1、9题.P16,P19

七、板书设计 1,平行线的画法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3,总结 4,练习题 5,作业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说课人: 白道口镇二中(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是 “平行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课题: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平行线的判定》说课人:宋婷(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平行线的判定是“平行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习近平行线的有利工......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八学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宣化五中 温建成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四课时,“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木兰一中 徐松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谨此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

下载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