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_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58: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课”。

“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

授课人:李泉 学校:祥云县祥城镇一中 班级:七年级336班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探究,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平行线判定的探究过程,感知逻辑推理。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实录)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以课件展示:判断对错,错误的请举出反例。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且只能画一条;(3)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4)若直线a、b都和c平行,那么a与b平行.学生活动:通过已学知识进行辨析,然后举手回答。

2、新课探究

教师活动:让学生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问题1:

回顾小学所学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① 三角尺紧靠直尺的边和直线l 所成的角在平移前的位置和平移后的② ② 只要保持_________相等,画出的直线就平行于 已知直线。通过上述作图,概括得:

学生活动:在草稿纸上作图。

教师活动:在学生作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1:图中的三角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往三线八角方向考虑。

追问2:把途中的60°角改成30°角画出来的线还平行吗?

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容易得出:只要固定一对同位角,那么所得的必然是平行线。

进而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活动:在问题1的基础上,给出:

c1324ab问题2.在判定方法1的图中,如果∠1=∠2,那么a∥b,如果给出的是∠3=∠2,是否还能够判定a∥b?为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在怎样的条件下,两条直线平行? 学生回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追问:那图中给的∠3=∠2,他们是一对同位角吗? 学生回答:不是,他们是一对内错角。图中的同位角是∠

1、∠2。教师追问:那由题目的已知∠3=∠2,可以得到∠1=∠2吗?

此处重在引导学生引入对顶角进行等量代换

引导学生:通过∠3=∠2,又∠1=∠3,可以代换出∠1=∠2,进而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

进而得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活动:在问题2的基础上,给出:

问题3.同旁内角在数量上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 解析1: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判定定理2的探究思路,所以教师不急于引导,而是让学生参照问题2的方式进行探究.2:此处教师提示:既可以把同旁内角转为为同位角,也可以转化为内错角。

进而得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新课小结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的条件下,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而呼应本节课的主题:平行线的判定。提示学生:要让线平行,去找哪几种角?

3、随堂练习 参看课件10-13张

4、作业

课本14页.习题5.21、2、4题做到作业本上 做《同步解析与测评》

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

《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泥沟初级中学马吉洋师:在上节课了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等知识。那么,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有谁知道平行线我们是如何定义的? 生1:不相交......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精编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若∠1与∠2是同旁内角,∠1=30°,则()A.∠2=150° B.∠2=30° C.∠2=150°或30° D.∠2的大小不能确定 2.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A.过一点有且......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平行线判定公理的形成,第一个判定定理的证法.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第一个判定定理......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说课人: 白道口镇二中(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是 “平行线”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

下载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行线的判定·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