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8册语言说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蒙氏语言教案”。
活动名称:安静游戏
教具构成:计时器或钟表
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
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操作方法:
(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
(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
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
(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
(7)重复一两次。
变化与延伸: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注意事项:
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
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活动名称:寻找声音 教具构成:眼罩、头饰
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
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操作方法:
1、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
他围在其中。
2、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
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
3、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
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听其他声音活动。
注意事项:
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活动名称:给乐器找朋友
教具构成: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间接: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
(1)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2)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教师将乐器分成2组分给2组幼儿(同一
组幼儿不出现相同的乐器)。
(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指定一位幼儿奏响手中的乐器,其他参与活动的幼儿听到
后要对声音作出判断,与这位幼儿手持相同乐器的幼儿要同样奏响手中的乐器以回应。
(4)请奏响乐器的2位幼儿同时举起乐器,检验乐器是否一样。
(5)进行其他乐器的声音配对。
(6)更换参与游戏的幼儿,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全体幼儿围成圈,背向圈内,每人手中都拿不同的乐器,可以有2名幼儿的乐器是相同的,也可以3名幼儿的乐器是一样的。持相同乐器的幼儿同时举手,并奏响乐器。注意事项:此活动可采取蒙眼方式进行。亦可根据幼儿的程度增加活动人数和乐器数量。
活动名称:听铃鼓走
教具构成:铃鼓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感知声音的快慢,使幼儿学会根据声音的轻重缓急调节自己的步幅,培养节奏感 间接:培养幼儿敏锐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操作方法:
(1)教师站到幼儿中间,请幼儿面向老师站立,宣布今天的新课是“听铃鼓走”。
(2)教师取来铃鼓,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感觉老师敲铃鼓的节奏走,老师敲的节奏快,幼儿就走的快,敲的慢就走的慢。
(3)邀请所有幼儿在线上重新站好,老师变换节奏敲铃鼓,请幼儿一起走。
(4)请幼儿来敲铃鼓,反复操作。
变化与延伸:
1、听乐曲的节奏走,当乐曲进行激烈时速度加快,舒缓时减慢。如《龟兔赛跑》的乐曲。
2、根据音乐的节奏拍手或使用乐器跟随节奏。
注意事项:幼儿之间不要互相撞到,或者挤在一起。
活动名称:听指令做动作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认识五官和四肢的经验。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使幼儿快速反应出指令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听力的专注性。
间接:培养幼儿服从的精神,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取来小椅子坐下,介绍今天的工作。
(2)介绍游戏规则:介绍发出声音指令,幼儿要快速反应出相应的动作,并作出来。
(3)教师发出声音指令“摸摸你的头”“摆摆你的手”“摇摇头”“点点头”“摸摸你的鼻
子”“把你的嘴巴指出来”“耳朵在哪里”“眼睛在哪里”“拍拍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4)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加入一些互动的指令,如:“拉拉你旁边小朋友的手”“和***小朋友站在一起”“举起双手跟老师打招呼”等。
注意事项:视幼儿对各个指令反应的快慢决定指令重复的次数和频率。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
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操作方法: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围坐在线上。
(2)宣布游戏规则:请一位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他幼儿当中的一位幼儿说一句话“你知
道我是谁吗?”这位幼儿要猜出是谁说的这句话。
(3)游戏开始。教师请一位幼儿坐在幼儿中间,戴上眼罩。示意一位幼儿说话,请幼儿
指出这位幼儿所在的位置,并说出他的姓名。
(4)更换不同的幼儿,反复游戏。教师也可以建议更换话语,更好语音语调,增加难度。变化与延伸:
1、猜者戴上眼罩后,其他幼儿可以悄悄更换位置。
2、请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请那位小朋友在罩眼罩之前记
住每个幼儿喜欢的水果,再戴上眼罩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并要说出这位小朋友喜欢的水果的名称。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宜5岁左右的幼儿进行。
注意事项:要保持操作过程的安静。
活动名称:传悄悄话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倾听。
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培养对语言的兴趣。
操作方法:
(1)教师取来小椅子坐在幼儿队列的最前端。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老师想一句话对着坐在身边的幼儿的耳朵轻轻地说出,请
这位幼儿告诉下一位,将话传下去。到最后一位幼儿那里,他要大声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
(3)活动开始,老师对身边的一位幼儿说:“我喜欢你。”将话传下去,最后一位幼
儿大声的说出来。
(4)更换幼儿和句子进行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可以将传的话换成指令,并且借助物品,如“把这本书放在书架的最高一层上。”老师将书和悄悄话一起传给第二位幼儿,继续传下去,请最后一位幼儿按照这个指令做。其他幼儿一起订正。
注意事项:当幼儿在传话过程中出现与原话不一致时,教师可以请全体幼儿一起重复一遍这句话以作订正,消除幼儿的挫折感。
活动名称:看大画册听故事 教具构成:大画册
适用年龄:3--6岁。篇2:蒙氏语言
听声音找动物、交通工具、奇妙的口袋
小小制音师 报纸
水果接龙
少了什么
你说一句我接一句 古诗和儿歌
看嘴形猜字
卡片或口语接龙 胆
排图讲故事
思
看图编故事
续编故事开头
续编故事结尾:发散思维、多个结尾
几何图形变变篇3:蒙氏教案-字卡(语言)活动名称:字卡(语言)
教具构成:自制(大、小、上、下、多、少)、足球、乒乓球、楼梯图片、小人一个、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好多苹果,一个盘子里有1个苹果)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认读能力
间接能力:培养ccio的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项认识汉字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教师拿出足球和乒乓球,让小朋友们观察哪个大,哪个小?
2、出示字卡“大”放在足球的下面,把“小”放在乒乓球的下面。
3、用三阶段教学法
4、出示楼梯图片,“有个小朋友他现在正在做什么?”(楼上),“现在他在做什么?”(楼下)
5、把字卡上、下出示,用三阶段教学法
6、出示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好多的苹果,一个盘子里有1个苹果。让孩子观察,引出孩子“多、少”。
(三)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小朋友可以在课后练习。
蒙氏课流程一、走线(3分钟)播放音乐,约3分钟左右(稳定幼儿情绪,用音乐给孩子创造一个心情平和、安静的氛围;培养孩子步行机能的平衡感觉、大肌肉协调能力,还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独立......
幼儿园中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设计方案_一.晨间活动(8:00—8:50)1.晨间接待:1.选两名幼儿当“文明小天使”,在教室门口接待来园幼儿和家长。2.热情接待家长,关切每一位幼儿的来园状况。3.......
蒙氏课的流程:走线、演示、自选工作和归位。 1.走线:孩子们和着音乐跟在老师身后沿着地上贴的线走,走线活动能让孩子沉静下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2.演示:老师给孩子们演示如何......
蒙氏特色课第12节课一 蒙氏走线直接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课堂中来。 间接目的: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秩序性。导入:宝宝的小手在哪呢?宝宝的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
蒙氏特色课第七节课一 蒙氏走线直接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课堂中来。间接目的: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秩序性。导入:宝宝的小手在哪呢?宝宝的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