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5)_初中语文教案全人教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6 22:54: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5)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教案全人教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沙河市渡口中学闫瑞【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哲理。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哲理,并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安排】黑板板书、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回忆带“山”或“水”字的四字词语。

(青山緑水 残山剩水 白山黑水 千水万山 緑水青山 山光水色 范水模山 山长水阔 山遥水远 山遥水远 重山复水 水满金山 观山玩水)

2、引出“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并点明其出自同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导入新课《游山西村》。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知诗人,解题意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因在此前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终生不渝爱国情绪怀,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释题意】

在山西村游玩【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四、学习新课

【初读正音】(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1、学生齐读、分小组读

2、熟读成诵 【释诗句,明诗意】

掌握重难点字词解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解析诗句(找同学尝试解释)

首联: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颔联: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品味语言】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丰足之年。“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概括出景美人更美的结论。【板书】

首联:农家——淳朴好客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解析后两联】 指出重点词语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简单讲解戊日:戊日是道教的一个术语,也是道观诸多讲究之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仙道的禁忌;通俗称之为“戊日”或是逢戊。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从老黄历上推,每六十天为一轮,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若许:如果同意。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拓展区分(戊戌戍)

让学生结组自主学习讨论,谈论后明确: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渡口节日优酷视频)板书:村内——民风淳厚

从今日起,如果有机会的话,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板书:希望——随时做客

【】尾联表达了怎样作者的感情?(引导讨论)对浏览之地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十分热爱。

3、想意境,悟诗情

(1)欣赏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的景美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山西村的人更美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说说对它的理解,以及获得的启示? 诗句的意思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5)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

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6)衍生的成语(要求学生查字典)

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你有类似柳暗花明的经历吗?

(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学习,生活,旅途中,并分享自己的儿时经历)

五、总结中心思想

表达情感:赞扬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退缩,因为曲折之后才是坦途。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六、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1、《游山西村》作者(宋代)诗人(陆游),全诗以一个“(游)”字贯穿全文,描写了(丰收年农村欢乐的景象)和(农民纯朴好客的品质)。一个(足)写出了农民的好客。

2、哲理:当遇到困境,以为没有希望时,也许会突然出现新的转机,给人新的希望。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诗 #填写本课练习册相应题目 【板书设计】

首联:农家——淳朴好客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颈联:村内——民风淳厚 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1)

河中石兽 纪昀第二课时(一)朗读导入集体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二)学习任务1.概括寻找石兽的方法 2.分析三个人物形象3.分析石兽倒塌于河中后的过程 4.故事所讲的道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崇义县茶滩中小学 钟宇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二、教学重点:目标1三......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欲扬先抑

梁园区王楼乡第二初级中学 :联系方式: *** 《欲扬先抑》教案薛丹丹欲扬先抑梁园区王楼乡第二初级中学 薛丹丹 ***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6)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2.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