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和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有几枝铅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学流程设计:
一、有几枝铅笔(学生摆)一共几个人。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
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 2+3=5
二、摆一摆,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几辆车
教学要求: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教学重难点: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学流程设计:
1、情景创设
(1)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3+2=5
2+3=5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2)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全般交流。
得出加法交换律。
3、实践巩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独立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3)第2、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
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同桌尝试解决。小组交流情况,全班反馈。(5)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摘果子
教学要求: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中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减法的含义。教学过程:
1、分果子情景创设,(1)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分果子,(2)说一说,分的过程。(3)得出算式5-2=31、自主探究,体验减法
(1)认识减法算式,和“-”号。(2)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减法。
3、初步尝试
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交流。
4、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5、数学游戏,学生同桌进行。
6、小结:这节课你什么地方学的最有趣啊?
小猫吃鱼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2)组织生分组交流。(3)反馈讨论结果。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猜数游戏
教学要求:
1、通过游戏活动,学会“7”和“6”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6”和“7”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豆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
1、拿出各自准备好的小豆,同桌两做游戏。
2、边做游戏边完成书上的题目。
3、集体交流。
4、整理板书。
二、想一想
1、讲故事引入题目。
2、观察图,说说图意,独立完成书上的两组题。
3、想像:说一说还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生说师板演。
三、练一练
1、连一连。根据图示独立完成。
2、做一做。先独立看题,完成题目,再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数学游戏
1、知道怎么玩。
2、玩一玩。
3、回家后,找家里人玩一玩这个数学游戏。
跳绳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8”和“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可爱的企鹅
教学要求: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练习二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生独立完成,请一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分苹果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有关“1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2、口算。生独立练习。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操场上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
1、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3、学习解决书中其它的几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先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2、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看图,说一说“都坐下的,还有()把椅子空着。”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
乘车
教学要求:
1、初步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观察说说图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
二、学习讨论
1、模拟上、下车的游戏。
2、独立填写书上的空格。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连加、连减混合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三、试一试
1、看清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四、练一练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生独立完成。
3、看图。
(1)数出△、○、□各有几个
(2)比一比谁比谁多(少)几个?(3)填一填。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看图说一说,填一填。(2)集体讨论、反馈。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看第2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2、独立完成。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
1、分小组模拟比赛。
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顾总结。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大家来锻炼
教学目标:
1、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校园的美丽与可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观察校园,身边的事物。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动。
2、想一想从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新课教学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2、进行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各种教学问题。4、自己解决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6、提出问题给予评价。
7、适当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找一找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并尝试解答。课后小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整理分析: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余 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支铅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案坡头镇安王小学主备人:李光辉三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第三单元加减法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宿州第十七小学王可乐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的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课以南极“可爱的企鹅”作为教学背景,所呈现的......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第七单元加减法(二)单元知识目标: 1、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3、通过20以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