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平乐村居详细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揭题,介绍“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课文。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附板书: 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茅檐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大儿 中儿 小儿 无赖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一、导入揭题,解题释题,扣题质疑:1、欣赏一首音乐(江南丝竹),生说感受,师: 听着这么动听的音乐,你想做什么?老师想给他配上一首词,一首出自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笔下的词......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
清平乐 村居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 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3、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者简介:林巧玲,1975年12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漳州龙溪师范,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漳浦县实验小学,2007年漳浦县送教下乡百位名师之一。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感受的是亲切、自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