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桥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4:4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桥”。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

徐洪章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

⑴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⑵ 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⑶ 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写写批注。

教学课题

目的是使学生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 人格魅力。

1、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准备:PPT、网络视频

1、网络视频2

教学方法

教学本课,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

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

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因而,在学生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对水资源有哪些了解?你觉得水对于我们来讲重要吗?(水是生命之源)

2、水多数时候是温柔的,而它有时候也会发怒,夺走人们财产,甚至是人的生命。在一个 村庄,曾经有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灾难呢?学习了《桥》这篇课文你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出示: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指2名同学读、齐读)

2、理解

咆哮: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狞笑:凶狠恶毒的笑。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指名回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村民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三、再读课文,感受危急

1、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⑴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大)

⑵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比喻、拟人,势不可当)

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拟人,疯狂)⑷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疯狂)

⑸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毫无顾忌)⑹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危在旦夕)

2、小结:从前后几句话描写的情况看,洪水很大,势不可当,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 断加剧,形势越来越严峻。(板书:洪水 势不可当)

3、试着读读这几句话,读出洪水越来越凶猛的样子。(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4、洪水打破了宁静,如猛兽之势冲毁了堤坝,淹没了农田,冲进了房屋,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逼近。你想知道村民们危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那就留到下节课来学习。

四、巩固生字词,完成课堂作业

1、再读本课词语。

2、完成《练字本》(要求书写工整、美观)。

第二课时

一、结合视频,学习新知

1、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齐读洪水的句子(读出洪水越来越凶猛,势不可当的样子)。

3、播放洪灾视频。

网络视频1:小厂坝 洪灾优酷视频-在线观看

述:洪水打破了宁静,如猛兽之势冲毁了堤坝,淹没了农田,冲进了房屋,死亡正向 人们一步步逼近。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

你能想象出村民们危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二、感受村民的样子

1、划出描写村民们惊慌失措的句子,读一读,感受感受。

⑴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⑵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⑶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板书:村民 惊慌失措)

2、在这危急关头,是谁站了出来?(板书:老支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感受老汉如山形象

找出描写老村支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⑴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⑵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① 人们的表现怎样?老汉的呢?

② 可见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处事镇定)③ 这句话该如何读?(指名说、读,齐读)⑶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⑷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这句话又该如何读?

⑸ 老汉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 这个小伙子是谁?

② 可以肯定,当时还有别的党员也排在队伍的前面,可为什么老汉独独揪出自己的儿子?

③ 还记得《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吗?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朝鲜战场去打仗。当儿子牺牲的时候,毛主席都带头将儿子的遗体留在了朝鲜,而没有运回国内,所以毛主席能得到全中国人民的爱戴。

网络视频2:《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

④ 如果老汉揪出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汉是一个——(板书:大公无私)⑹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⑺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他要喊什么?)

① 毛主席在决定要不要把自己儿子遗体运回祖国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决定的,那一个晚上,毛主席都在矛盾之中,说明毛主席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他也很想最后看一看自己儿子的仪容。

② 可见,不管是毛主席,还是老村支书,或是天底下所有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五、分析小伙子形象

1、刚才,大家只是把目光集中到了老汉身上,对于他的那位儿子,你又有何评价?

① 小伙子为什么不应该挤在队伍的前面?

②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汶川大地震时,有一个中学老师,他在地震来临时,丢下自己的学生,自己率先跑出了教室,人们称这位老师为“范跑跑”。后来,这位范跑跑遭到了许多人的谴责,认为他不配做一个教师。可是,他自己说:“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除非是自己的女儿,否则,谁都不救,只顾自己!况且,当时情况危急,来不及想这么多,那些中学生都会自己跑了,我也无法背他们。”当大家听他这么解释的时候,想不到也有人认为他当时的逃跑也是可以理解的。

③ 结合文中的小伙子,大家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2、小结:你们思考十分精彩。其实,什么事错的,什么事对的,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 分析。事物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它,这样就就能够不走极端、少犯错误,从而选择正确的态度和做出合适的行为。

六、总结全文

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儿子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两段。)

2、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这是一座怎样的 桥?(生命桥、用生命换来的桥、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七、理清文章写法

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① 巧妙地设置悬念。(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② 用环境描写衬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③ 语言简练。

八、作业

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面,以 不同身份写一个片段。参考题目:

爷爷,我们想你!

老支书,慢走!

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

洪水退后

„„ 附教学板书

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老支书

洪水

村民

处事镇定

势不可当

惊慌失措

大公无私 教学反思

《桥》这篇文章篇幅不长,语言简练生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教学时,我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找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他像一座山。”“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再来讨论老汉可能会喊些什么,学生也都能说了。对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更是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在学习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里的人们,这时他们想对老汉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是对交际能力的一种培养。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读促说,读说写结合,学生才会感到易于动笔,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乐于表达。

个人简介

名:徐洪章

工作单位: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920884658@qq.com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玫瑰东路6号

邮政编码:528000

桥 教学设计

10年试题读五年级下册课文《桥》,进行1个课时的教学方案设计。(20分)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村庄惊醒了。......

教学设计桥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课一、教材分析根据教参中对教材分析,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参原意“在本课的学习......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鼠场小学唐筑)【预设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3、在重点语句的揣摩中感悟文章表达上......

桥 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邵庄小学 李雅杰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胸膛、清瘦、沙哑、揪出、豹子”等词语。2、通过研读关键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急情......

下载《桥》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