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2:01: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学会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运用合理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完整准确表达的习惯,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并解决连乘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寻求解决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并体会找到中间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练习,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在超市的一个货架放着各种包装的面包,爸爸买了其中一种面包4袋,一共多少钱?)师:读一读,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要求一共多少钱所需要的条件。学生会发现不能求出问题,因为不知道1袋面包的价钱)

师:就是说,要求一共的钱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

师:知道这两个条件,就能求出总钱数。那你们刚才说哪个条件不知道?(学生回答后)师:我们就补充上这个条件。(课件出示完整题目:每袋面包12元,爸爸买了4袋,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师:现在能解决了吗?该怎么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订正)(课件出示题目2:开学初,老师给咱班50个同学每人发5个作业本。)

师:读一读,你能解决这道题吗?(学生会发现这道题没有问题,思考后回答)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

(根据学生的补充,教师课件出示完整题目:老师给咱班50个同学每人发5个作业本,老师需要准备多少个作业本?)

师:请同学们口头解答,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学生口答,课件出示算式)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要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两个条件;还知道了,如果告诉我们两个条件,可以提出问题,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重要本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设计两道不完整的题目,一道是缺少条件,一道是没有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提问题。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巩固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同时复习“要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通过分析法和综合法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为学生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主体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例1情境图(图略)

师:大家看,这是同学们在参加广播操比赛。仔细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说出题中的信息)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题中告诉我们“每个方阵有8排,每排有10人,3个方阵”三个条件,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情境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且完整地用文字表述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认真读题,仔细审题,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题意。

2、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老师相信大家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先不忙着列算式,先说一说在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在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是如何分析的信息)

师:哪个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分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

师:他们这个组用到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说既简练又条理,再说一说,看哪个组能说既简练又条理?

师:大家的思路都非常的清晰,那老师要问问你们,为什么要先求1个方阵的人数?用哪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这个问题,为什么用这两个条件就能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3个方阵呢?(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同组交流,集体反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于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先求1个方阵的人数,求一个方阵人数为什么用乘法,怎样求3个方阵的人数。思路图整理如下)

师:我们一起回忆刚才从要求的问题开始怎样一步一步找到解题思路的。(师生一起说)要求——总人数,就要知道——每个方阵的人数和方阵数。每个方阵的人数不知道就要先求它,用题中的——每个方阵有8排、每排有10人,就能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根据求出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和有3个方阵,就可以求出总人数。请各自再试着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分析的,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再次的整理思路,熟悉思维过程)

师:有的同学可能是这样想的,看到“每个方阵有8排和每排10人”,就想到能求出1个方阵的人数,然后用1个方阵的人数和方阵数就能求出3个方阵的总人数。我们都是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师:根据刚才我们说的思路,怎样列算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反馈后教师板书算式)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一般会有两种方法:一是想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不知道的条件就是先求的;二是根据题中两个有关系的条件,想到可以求出什么,求出的这个问题,可能就是解决最终问题必需的条件。这两种思考方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这里只给学生渗透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明确提出来。通过潜移默化的意识渗透和日积月累的思维训练,让学生逐渐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

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另外一种思路)

师:可以看着点子图,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小组讨论,反馈小组意见,师生共同总结思路)

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这种解题思路。(师生共同叙述)

师:根据这种思路这样列算式?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哪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第一步的单位名称)

师小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认真观察题目中有哪些条件和问题,然后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启发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休息,从而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重点是要分析条件和条件之间,以及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应该先对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作理性的分析,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后再列式计算。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且让大多数学生都学会用数量关系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三、应用创新,随堂检测

师:像刚才这样我们来做一道题好吗?(课件出示题目:小红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两圈,每圈400米,她一星期(7天)跑多少米?)请大家认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先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形成思路后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分析、同桌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这道题你是怎么分析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思路)

师:同学们,你们不但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且讲得也很好。真是越来越会学习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巩固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采用借助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策略,启发学生当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借助于画图帮助分析,同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意识。师:下面检验一下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题目:

1、有4张方格纸,每张10行,每行能写9个字,一共能写多少个字?

2、每本相册20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小明有2本相册,可以放多少张照片?

四、全课小结(略)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能力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9页例1和“做一做”,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注......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龙潭进修附小 孙晓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执教者:王晓娟【教材分析】 ⒈教材地位及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下载《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