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79—80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2、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方格纸,一套正方形卡片,一支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1、情境引入。
谈话:我有一位朋友——王叔叔,他最近刚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了,就剩一间贮藏室没有装,他想请我帮忙选一选地砖,我们来看看王叔叔都告诉了我们有关贮藏室的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我们家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
提问:同学们,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提示:王叔叔还有具体要求哦。)
【设计意图: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喜好,产生自己的设计,促使学生产生亟待解决问题的欲望。】
2、操作探究。(1)、操作实验。
学具介绍:长方形的方格纸可以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的地面,各种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可以代表不同的正方形地砖。同时每小组还准备了一支水彩笔。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可以动手摆一摆,也可以动手画一画,看看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2)、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告诉大家,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找出的结果是什么? 小组汇报。
小结:这几个小组采用的都是摆的方法,都发现了可以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或4分米的地砖。(动画依次显示每种地砖分别铺满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提问:哪一小组采用的方法跟他们不一样?
【设计意图:各小组运用不同的方法帮王叔叔选择地砖,获得了共同的方案,即可以选择边长1分米、2分米、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讨论交流。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发现可以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或4分米的地砖。如果我们选择边长是1分米的地砖,沿着长边需要铺几块地砖?沿着宽边呢?如果我们选择边长是2分米的地砖或者是4分米的地砖呢?
生汇报,课件出示:1×16=16 1×12=12 2×8=16 2×6=12 4×4=16 4×3=12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出乘法算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当前研究的问题与因数、倍数概念建立联系。】
提问:如果只考虑长边使用的地砖是整块的,还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如果只考虑宽边呢?
指名汇报,并提问:大家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些,而只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或4分米的地砖呢?请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小结:只有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或4分米的地砖才能符合王叔叔的要求,不仅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而且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2)、探讨抽象公因数的概念。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指名汇报,并加以强调。
提问:通过所做的练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何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指名汇报,并引出: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 “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去探讨,去思考。并为下节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1,2,4,8,16。12的因数:1,2,3,4,6,12。16和12的公因数: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4。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学讨论,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再思考探索正方形地板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问题的形式,通过复习16 和 12 的因数,让学生再找两个数的因数、找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找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因数的过程中,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同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总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数学课堂,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做出解释。此过程中我还注意了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第79页的例1,课本第81页的例题及课本第81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能了解求两个数的公......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天宝乡中心学校 卢玉梅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三种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找出两......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张鸿森【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下)第79—81页。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立志......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下)第60—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培养学生独立思......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