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人民币1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唐传珍
职 称:二级
学 历:本科
单 位: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
通讯地址: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
电 话:*** 电子邮箱:2268411041@qq.com
邮 编:238100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P66-67内容。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换算。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认识.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在购物活动中,练习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接触过小面值的人民币,但对人民币的理解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和各种游戏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学好本节课的知识既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做了很好的预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 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
2、养成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对数学学 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观察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相结合。学习方法:
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教具准备:
每组准备学具袋(内准备1分10个,2分5个,5分2个,1角10个,5 角1个,1角10个.),课件。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都要用到它!(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奠定新课的基调。)
2、认识不同国家的钱。日元、美元、港币、法郎、英镑…(PPT1、2出示各个国家的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呢?对,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设计思路:展示世界各国的钱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对人民币的兴趣,为新知学习铺垫)
认识人民币环峰三小唐传珍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初步感知
(1)人民币我们非常熟悉,关于人民币你知道些什么?先小组讨论后交流。(设计思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关于 4 人民币的生活经验,一年级学生容易受暗示,防止出现线性思维先讨论来个“脑力风暴”,从不同维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
(2)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每组摊开学具袋里的人民币认一认。先小组交流说说你认识的人民币,再全班汇报交流。出示PPT4、5、6(设计思路:交流合作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分享各自的知识积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1元
1角2角5角
1分2分5分
(3)游戏:我说你拿
同学们认识的人民币还真不少啊!我们夸夸自己吧!下面老师说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拿出来展示,好吗?看谁反应快!(设计思路:在操作活动中熟练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分一分,加深认识
(1)上面的人民币杂乱无章了,你能把他们分一分吗?(2)各组自由分类后集体交流展示。点击PPT7几次暗示按单位分的方法,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并板书。
5元2元5角1角1元5角1角1元2角5分2分1分
按元角分进行分类: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纸硬币两种,其中二角的现在已经不常用,分这种面值流通得少,在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流通比较多。)
按照硬币来分;按数字大小来分…
(3)指出人民币单位并板书。(出示PPT8)
人民币的单位有:角分(4)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这些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人民币虽然只是一种流通媒介但也是神圣的,我们要像爱护国家尊严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会花钱吗?
3、付一付,突破进率
(1)PPT9 10出示情境图,观察图后产生冲突
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
练习本1元,我付10角可以吗?1元和10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2)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设计思路:小组里拿出学具袋摆一摆,先数出10角,在操作实践中抽象出1元=10角。这个进率关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操作实践两个环节来突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薄弱,这时教师要深入小组知道巡查指导,播放《一分钱》音乐,课到中途,学生们有点累了,在音乐中活动很轻松)
(3)汇报交流。出示PPT11、12 13
1元= 10角
=1 元= 10 角
1元=10角
(4)类比推理(设计思路:学生了解了1元=10角后适时抛出一角是多少分的问题,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很容易类比推理出1角=10分)出示PPT14
1角10分
1角=10分
4、换一换,巩固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中午公交车回家,现在他手里有一元钱,小朋友只要五角就行了,现在怎么换钱呢?同学们能帮帮她吗?1元=(2)张5角(出示PPT15
(2)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一元除了可以换成两张五角还换成什么?
1元=(10)张1角
1元=(5)张2角
1元=(10)张1角(3)如果一个练习本5角钱,你打算怎样付钱呢?小组讨论(设计思路:小组活动中熟练换钱,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张5角
5张一角
1张2角3张1角 2张2角1张1角(4)P67第1、2题
(5)买1元2角的邮票可以怎样付钱呢?P67第3题(设计思路:开放性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巩固加深新知,培养灵活运用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完成P67的练习1、4,其中第4题做机动练习。
四、开放提问,总结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思路:开放性的问题,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体会。)
2、课后同学们找一找还有哪些人民币!(设计思路:为下一节课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做好课前准备。)出示PPT16 17
今天我们学了些什么知识?
1、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1元=10角1角=10分
3、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面乱写、乱画、乱折,也不能乱花钱,要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六、课后思考
恍然间从农村小学调入这所城区学校已经一年多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个拦路虎今天看来似乎不再那么可怕,但得心应手的运用仍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校教研活动“一课三议”活动的年级组承担者,我是主动迎接这个挑战的。在充分研读课标、教材,大量网络搜索后,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现状才有了这个教学设计。几易草稿,删删减减,曾经为了修改一张课件的细节,在电脑上摆弄近两个小时,以致颈椎疼得难耐,但学会之后的快乐足以忘掉疼痛。上课时我准备了自制的电子课件、人民币学具、人民币学具袋,不仅仅把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努力把课件和学科教学紧密融合,把课件和学具作为自主学习的探究工具。自制的课件取材是学生们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通过认一认、分一分、付一付、换一换四个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圆角分进率这一难点的突破,学生在动手操作摆一摆学具袋中的人民币和课件动态演示中做类比推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效果很好,这也是我这节课最欣慰的地方。整节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力差,小组合作时有的小组没有真正操作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并对一些小组给予指导。
一周教研活动下来,首先是对内心的一种磨练,感觉对课标、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觉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从教15年仍奋斗在教研一线的我来说,学习太重要了,特别是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不学习很快就会被边缘化,这种危机感始终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士锜 《PME:数学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Linda Campbell等合著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文山市第八小学杨忠珍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认识人民币(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逸群小学 黄银珍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 角 分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 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问题解决......
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提问引出课题。老师: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老师:在哪买的?买过什么?生 : ……(师:看来大家都有过购物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