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0——63页《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什么是平均分。
2.在动手平均分一分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重难点)3.培养学生有序、合作的品格。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题纸、彩笔、笔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小动物可爱吗?可爱的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有趣的运动会,可是在分礼品时遇到了困难,想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你愿不愿意去帮助他们?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片,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10秒-对子交流 生1:怎样分竹笋呢?
生2: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几个?
15个松果,应该怎么分?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这些问题,藏着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数学知识,叫做平均分。(板书)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习近平均分。先来看这节课的课堂目标。学科班长领读课堂目标。二 探究新知 任务一:
师:有了明确的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吧。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分竹笋呢?先自己独立思考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对子交流,时间1分钟。师:哪组对子选代表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法板书:(5,1)(4,2)(3,3)(2,4)
师:哪种分法最特殊呢。(第3种)为什么呢?因为是平均分。为什么你认为是平均分?因为每份都一样多。
师总结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熊猫分竹笋,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感受分竹笋的方法有好多种,通过比较知道第三种分法最特殊。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炼,总结出平均分的定义。】 任务二:
师: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对子交流中,我么顺利完成了任务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任务二。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师:请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怎么分,然后对子交流想法,对子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的想法汇报给小组长,小组内借助圆片来摆一摆。看看哪组想到的方法多。时间5分钟。开始 生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有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不管哪种分法,都是把12个桃子分成了3份,并且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任务三: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经过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任务单,看到任务三,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可分给几只小猴? 要求: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寻求对子的帮助。时间1分钟,开始。展示: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来看,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就是从12里面依次拿走3个,这样最终分完了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又通过分桃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分法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 平均分最核心的内容在哪?
三、反馈目标
师:孩子们,在大家的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合作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那同学们到底学的怎么样,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看到反馈目标。独立完成1、2、3题。时间5分钟,开始。
师: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孩子是真正聪明的孩子。看来同学们学得很好,一起再来看同学们出的这几道题。16个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子,每只
分几个?谁来说。
15个松果,分给2只松鼠,应该怎么分呢?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可以改变松鼠的数量来分,那同学们接着来看这道题,15个松果,可以平均分给几只松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最基础的平均分问题到最后的开放题,难度渐渐加深。基础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开放练习题是灵活应用平均分,同时为下节课学校做铺垫。】
四、概括小结
五、板书设计
1、怎样分竹笋?
熊猫哥 5 1 4 2 3 3 2 4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熊猫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除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除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5,做一做,练习四和4、5、6题,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教材分析:例4从熊猫平均分竹笋的活动中,用把12个竹笋平均放4盘的实例,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天元小学 李颖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2.过程和方法:通过“熊猫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②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