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动手做一教学设计”。
《动手做一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伊琳娜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理解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科学家郎之万“动手做一做”的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识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当中哪些同学养过鱼?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把一个杯子里装满水,再放入一些东西,水会怎么样?
预设:一定会流出来。
老师告诉你们,如果放一条鱼就不会溢出来。著名的科学家郎之万也是这么说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郎之万 说 不漫水
预设:(1)水被鱼喝了,不会流出来。(2)水藏到鱼鳃里了,不会流出来。(3)因为鱼有鳞,不会流出来。(4)水还会流出来。
伊琳娜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2、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五》,去读一读《动手做一做》一课,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板书:动手做一做)
(通过谈话的形式,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3
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读课文。
要求:同桌轮读,互相检查、互相评价自读情况,还要互相帮助。
3、指名读。
按自然段指名读,适当指导难读的字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4、再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不同要求的4次读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为下一个环节感悟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抓住重点,感悟理解
1、教师引导学习。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板书:水 漫)
伊琳娜是怎样得到正确答案的?(板书:伊琳娜 做)
出示挂图:这就是伊琳娜做实验的情景及结果。
妈妈为什么要让伊琳娜自己动手做,而不直接告诉她正确答案? 预设:(1)妈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2)妈妈想让女儿自己找答案。
(3)妈妈想告诉女儿,遇到问题要自己动手找答案。
2、小组合作学习。
郎之万为什么告诉大家一个错误的结论,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3、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预设:(1)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自己动手去实践。(2)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自己去验证。(3)要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板书:动手做 知对错)
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能光想,还要大胆求证,这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3
(这一环节在设计上突出重点,把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的收获这么大,我想伊琳娜的收获会更大。想象一下,当她再次遇到郎之万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本课续编一个故事。先在小组中把你编的故事讲一讲,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看谁编的最合理,最吸引人。
(续编故事,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检查识字
1、指名读生字。
2、学生领读生字。
3、用“漫、质、骗、错”组词。
4、用“哄骗”一词造句。
(通过检测强化有意识记,为今后阅读打下基础。)
六、拓展阅读
历史上还有好多人对权威所得出的结论表示质疑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的事例,请同学们读一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再次体会自己动手的重要性。
(把学生的视野从文本,从课堂引向生活,深化了主题,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要向伊琳娜学习。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手去实践。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3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当中哪些同学养过鱼?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把一个杯子里装满水,再放入一些东西,观察 水会怎么样? 预设:一定会流出来。老师告诉你们,如果放里一......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如何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高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总结时要注意语言准确性和表达清晰度,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语。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
我们常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审视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细节。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
社会和谐的建立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互信和相互合作。可以运用一些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对自己的成果和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逻辑思维训练资料,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