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迟到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迟到教学设计详细”。
第七课 迟到
【设计理念】
《迟到》是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三个问题为主线:(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迟到》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迟到》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不错,本篇课文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犹记得,课文开篇就写着:“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课件展示)
师:是啊!父亲很疼小海音,可是却对小海音管教很严,很严很严。所以,小海音犯错了,便被他不留情地给予惩处——“我”挨打了。(课件展示)
上一节课我们针对“我”挨打了,提出了三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让同学们课后自主讨论交流,现在我们来验收一下成果。
二、精读解疑。
1、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打我很狠?
师: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我”很狠?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①可引导从父亲打我时的动作来体会,“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②引导从打的过程来体会:“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③引导从打的程度来体会:“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很狠,出乎人的预料。
(课件出示:“爸气急了„„我挨打了”“爸把我从„„我的哭声。”“那一条条„„发着热。”)
师:当父亲在盛怒之下,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肤上;
当小海音哭泣着坐在车上,检查着红肿的伤痕,还要把伤痕遮起来时。她的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你能说一说吗?
2、解决第二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师:看小海音哭得这么伤心,可见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的确很狠,出乎“我”的预料。可父亲是很疼我的,为什么要出手这么狠地打我呢?
①直接原因(即从表面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仅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在妈和爸反复催促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父亲实在气极了,打了我。
②间接原因:上一年级时,我就有“天天”赖床的坏习惯,再不打就很难改了。③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
师:同学们可进行交流讨论,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吓了一跳——说明太晚了,太不像话了。
硬着头皮——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还在找借口。
居然没挪动——知道一个字的命令可怕,还不挪动。
师:吓了一跳的妈妈来催促小海音去上学时,她哀求不去上学;
爸爸瞪着眼,让小海音快起时,她还在硬着头皮为自己找借口; 明明知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还是没挪动。
就是这样让父亲十分生气,可同学们再想想,还因为什么让父亲决定狠狠打我、不得不打我呢。
(课件出示:“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
师:是呀!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狠狠地打“我”。
后来,我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那老师有罚我站吗?没有,那老师做什么了,我又怎么样了呢?
(课件出示:“老师说:‘想想看,你„„”)师:“„„早晨跟爸妈„„”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不至于流出来。先前哭是因为被打,这时我却差点哭出来?是为什么呢?猜猜这时我在想什么呢。
3、解决第三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师:老师的话让“我”开始有点后悔了,可这时,我又猛地看见了父亲,父亲来做什么呢?
师:父亲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来又赶到学校来给她送东西,这是为什么呢?找出课文中描写父亲给“我”送东西的段落读一读。思考:父亲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可能是“下过雨,怕我冻着,没吃早饭,怕我饿着,所以父亲给我送夹袄和铜板„„”)师:当父亲听着我痛苦的哭号,当父亲想起我红肿着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亲,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带着他深深地关爱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看着“我”穿上夹袄,轻轻的地给“我”两个铜板。这就是父爱,无言的父爱,如山的父爱,深沉的父爱。
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难过,甚至可能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对着父亲,会在想什么呢?
师: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
师:小海音能发生如此的变化,受父亲的影响很大,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
师:是啊!父亲无言的爱,老师默默的引导,小海音的自我认识与反省让她勇敢地去面对错误,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最终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三、畅谈感受。
师:学完课文,谁能谈谈从这篇课文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懂得了什么。生自由讨论
师:是的,做错了事就是要面对错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找借口给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和推脱,也不能去指责别人帮助你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错误,虚心地接受和认真地改正错误,把缺点变为优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学习阶段,教学中要重感悟、重积累、更要注重运用。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指导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例如:在教学开始我设计了速读的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不断品读文章,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在找“父亲为什么打我?”的原因时,我要求在注意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在教学挨打的段落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同时又让学生特别注意这些文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在指导朗读时学生读的是有声有色。这样的阅读指导不但让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从动作中体会人物特点,同时积累词语句子,以及写作方法,真是一举三得。
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同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我引导学生在学完体现父爱的部分后写下了父亲对自己的爱,鼓励学生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及时地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进行了写的训练,同时加深学生了学生读父爱的理解。
本节课仍然有一些缺憾。由于顾及到完成教学任务怕时间不够用,在课文重点句段体验品读上欠缺。如,让学生读小海音挨打后带着伤痕去上学的一段。现在想起来可能老师的导语不够激情,没有给学生创造进入读的情境,这是缺憾一。
由于时间没有安排好,小练笔安排在即将下课时进行,学生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写,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不够突出,这是缺憾二。
由于顾及到完成教学任务怕时间不够用,我一直在赶进度,原本有设计的“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讨论的这一环节,有所忽略,这是缺憾三。
《迟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
《迟到》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迟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