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_动能与势能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0:53: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动能与势能教案”。

教学设计

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

无锡市八士中学 柏勤芳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2, 势能的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木块、小塑料盒、相同质量的小球、不同质量的小球、斜面长木板,刻度尺,沙坑水槽玩具电风扇,玩具小帆船等。

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风吹动帆船航行------空气对帆船做了功

(2)水流把树叶吹走-----水对树叶做了功

(3)运动的木块打在小木块上,把小木块推走-----钢球对木块做了功 风吹 动帆船 航行

水流 把树叶 吹走

运动的钢球 把小木块 推走

↓ ↓ ↓

物体 对外 做功

结论: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请同学们仔细分析这几个物体: 风、水流、运动的钢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它们都在运动,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着动能。

(二)、结合探究过程展开新课 1,第一板块:动能及其影响因素的教学内容。

(1)、提出问题: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审美因素有关?

多媒体投影新民晚报的一则报道: 新民晚报 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1990年6月10日

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经过上海分局管辖的沪宁线103区段时,突然从列车左翼车窗飞出一只馒头,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当班的上海铁路分局苏州工务段职工的鼻梁上,当场将其击昏。

再投影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

扬子晚报 火车“吻”肥猪,吻死一大片 1990年6月10日

南京郊区,一辆运载“生猪”的拖拉机,在横穿火车的轨道时,突然抛锚熄火,正好北边驶来一辆列车,火车司机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驶到拖拉机前面速度已经很慢。但还是撞向了拖拉机,拖拉机司机侥幸逃命,但生猪却被“吻死一大片”,拖拉机也被撞的支离破碎。(2)、启发学生根据这两则报道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3)、根据学生的猜想,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讲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听全班同学的评价,选出较优方案。(4)、接下来请各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推荐方案:

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同学们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网球,具有不同的动能。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将同一个钢球,同时从斜面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5)学生分组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论: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说明:学生不一定要按照教师推荐的方案进行试验探究,如果有的小组试验方案不理想,教师可以将推荐方案介绍给学生。

2,第二板块: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的教学内容。

(1)投影两张照片:岌岌可危的危石悬于高处;一个女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这两块石头一块令人胆战心惊,另一块却令人心情坦荡。原因是一块被举高,而另一块却静置于地面。

演示:将一个铁球举高后砸下,将一只纸盒砸扁。

分析:铁球被举高后,球具有做功的能力,具有了能量,这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就是重力势能。

猜想:重力势能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2)展示图片:

静止于地面的重物:字幕提示:在地面上的物体有危险吗? 一片飘落的树叶,字幕提示:飘落的树叶有危险吗?

通过图片提示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的高度,与物体的质量都有关。

分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实验的环节: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重力势能与被举的高度和质量的关系。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讲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听全班同学的评价,选出较优方案。

接下来请各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推荐方案:

用写字的笔举起一定的高度释放,笔尖将另一同学放在低处的纸戳破,将笔举得更高,再次释放,观察两次将纸戳破的程度。再将笔上粘上较重的橡皮泥,从同一高度落下,比较质量改变时将纸戳破的程度有何不同。

学生分组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论:质量相等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高度相等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说明:

学生不一定要按照教师推荐的方案进行试验探究,如果有的小组试验方案不理想,教师可以将推荐方案介绍给学生。

3,第三板块: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影片播放:弹性势能及其生活中利用弹性势能的例子。说明:

由于这节课教学内容较多,弹性势能作为一个简单介绍的内容,通过影片的形式节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3.课堂小结,巩固新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每个小组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有动能,哪些物体有重力势能。教学后记

本节课为了能突破动能、重力势能和概念,我设计了探究动能的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桌上器材(小塑料盒、斜面、铁球、玻璃球等)探究将铁球从斜面上滚下使小塑料盒移动一段距离,通过观察小塑料盒被推过距离的远近总结出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的结论。

而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则有举高的笔从高处落下,将纸戳破,观察不同情况下将纸戳破的程度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质量相等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高度相等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这节课特别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较多的时间里都是由学生进一步自己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环节,自己动手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物理组 杨朝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决定因素。 3.能用能......

《动能与势能》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案设计一、教材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生 2.学科:物理 3.课时:1 4.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弹簧、橡皮筋、不同质量的钢球、玻璃球、......

《动能与势能》教案

动能和势能 教案[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我决定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

《动能与势能》说课稿

《动能与势能》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动能与势能”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能量、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

初中物理说课稿:《动能与势能》

初中物理说课稿:《动能与势能》导语:说课稿对老师的帮助非常大,可以帮老师们理清思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中物理说课稿:《动能与势能》,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

下载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