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学设计张莉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 张莉莉
教材简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设计理念
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提倡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注意纠正。
2、调动生活体验识字。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字音形象,如体育课上“原地踏步”的“踏”;扩词,降低识字难度,加强意义识记,如泪汪汪、汪老师、一叶小舟、风雨同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课文语境,综合运用生字词。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课文出现的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交流。如根据“赠”的意义说几句话;描述你见过的或想象到的“潭”的情景。
3、指导写字。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是
:“乘”的撇捺要舒展。
二、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
教学时可以突出下面几点。
1、突出范读。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3、品味语言。“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或“又”?
4、编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静夜思》。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根据字形说说“赠”的意思,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相关的趣事可多了,想听一听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舟”是翘舌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说说有哪些字有“舟”部。提示“踏”是一个形声字。诗句中提到的是什么潭?读读诗句,想象这个潭什么样?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准确。
(4)学习会写的字。同桌间互读正音。请同桌一起读。学习写“舟”“汪”“乘”,请学生说“舟”的笔顺和“乘”的书写要点。
3、老师范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家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家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我们家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板书:时、地、人、事。
(2)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3)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乘坐小船正准备出发。忽然,听到从岸上传来踏歌声。原来是汪伦带领着村民给他送行来了。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拿起笔墨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什么是清晨?(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为什么是河边?(理解“舟”和“将”的含义)指导读“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②除了李白还有谁?(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发生了什么事情?(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又”?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什么?(踏歌声和挽留声)想到了什么?(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会怎么做呢?(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背诵古诗。
五、小结
1、同学们觉得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啊?能感觉到这首诗写得好,说明你们都读懂这首诗了。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吗?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读懂古诗,又轻松又有趣。
2、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现在我们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了,你们要对老师说什么呢?你们说我该用今天学的那一句诗来回赠给你们呢?
那我也送一首诗给你们吧。老师课罢将欲行,忽闻身边惜别声。香雪芳菲香十里,恰似同学送我情。
附板书:附课文:
李白 赠 汪伦 将 忽
不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古诗两首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赠汪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赠汪伦》教学设计三篇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赠汪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赠汪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赠汪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