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10.《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文伟
时间:2015年4月9日
第一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能够紧抓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寓言故事反映的深刻道理,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会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读出吴王的专横、固执)。
2、提问: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大臣们的意见是什么?(3)、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过渡: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并思考。
(三)、学习第二、三部分
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看看侍奉吴王的少年是如何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的。
1、学生认真浏览课文内容,同桌间相互交流。
2、提问:
(1)、为什么要交代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
(2)、为什么要写“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3)、“终于”说明了什么?
(4)、当吴王问少年来花园干什么时,少年为何这样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5)、哪些词写出了蝉和螳螂的形象?有何作用?
(6)、当吴王夸奖少年,并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时,少年的回答有什么特点?起了什么作用?
过渡: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是指谁?它们“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板书)(7)、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填充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
(8)、这里的“它们”除了指这些外,还可能指谁?为什么?(板书)
(9)、从这则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
(10)、少年给吴王讲这个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想象当时少年的神态、动作。(1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12)、同学们,少年那么的机智和勇敢,吴王在少年的巧妙劝说下也“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扮演少年和吴王呢?好,同学们,那么下来咱们分角色朗读2-12自然段,进入故事中感受少年智劝吴王的过程。(强调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
(四)、巩固提升
(1)、同样的观点,同样是劝吴王,为什么大臣们失败了,而少年却成功了呢?
(2)、学到这里,你们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想一想:吴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固执、知错能改)
(3)、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结合课文谈一谈。
(4)、小结全文:
(5)、课堂练习巩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1、请联系生活实际,举几个和螳螂捕蝉相似的事例。
2、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并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国
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背后隐伏的祸患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螳螂捕蝉。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二、学生自读课文。要......
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凭借课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螳螂捕蝉》学教案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