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细菌》(人教版教学设计)_542细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14:10: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542《细菌》(人教版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542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

钟祥市第五中学 范华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细菌、真菌的群落特点和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对细菌加深认识,它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细菌的体型非常小,只能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本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细菌没有细胞核,通过分裂方式生殖。遇到不良环境的时候,细菌会形成休眠体即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2、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四、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达标题。

七、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丢丢的生活》后提出问题:丢丢为什么会肚子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学生答后,教师再次设问:丢丢为什么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去?细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讲述新课

任务一:探究细菌的发现过程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呢?

1、学生阅读课本P58-59内容,讨论归纳细菌发现的过程,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谁?

(2)谁推翻了细菌是“自然发生”一说?

(3)普通烧瓶中的肉汤为什么会变质,而鹅颈瓶中的肉汤却没有变质?

(4)巴斯德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5)巴斯德还有哪些主要贡献?

2、学生讨论归纳,并展示回答;教师评价,同时提醒各组学生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

3、最后总结,课件显示:

第一阶段: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发现细菌。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原来就有的。任务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1)设问:了解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后,老师有个疑问: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是什么样的?

(2)课件显示列文?虎克的信,学生判断它们各呈什么形态? A图呈杆状;B图呈螺旋状;C图呈球状。(3)假如你现在是一名科学家,这些细菌的形态都是你发现的,你会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屏幕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4)教师出示钉子后提问:老师这儿有个钉子,不知道它上面有没有细菌?

课件分别显示电子显微镜下放大33倍、500倍、1000倍、30000倍的钉子,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教师总结: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小到10亿个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同时,这些细菌虽然很小,但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却是独立生活的,即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师生共同总结细菌的特征,课件显示:

形态呈杆状、螺旋状、球状 细菌的特征 个体十分微小

是单细胞生物

2、细菌的结构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细菌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也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吗?我们以杆菌为例,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细菌由哪些结构组成?(2)试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比一比细菌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

(3)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教师参与小组,共同合作,得出结论: 任务三:细菌的生殖

细菌如果找到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后,就要开始生长繁殖,那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细菌的生殖。

课件播放视频。

1、学生根据视频得出:

(1)、细菌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每不到半小时就能繁一代。(2)、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就是一个分裂成两个。

2、教师总结: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当然,这些情况必须是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但是不是遇到不适合的生存环境细菌就会死呢?当细菌面临不利于它生长的环境时,它们又会怎么样呢?

3、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细菌的芽孢。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所以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任务四:技能训练 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从早上7点半吃完早饭后到中午回家12点吃饭时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100×29=51200(个)

提问:如果长期用粘满大量细菌的手拿东西吃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谈想法教师总结:对,我们平时就要养成经常洗手、洗澡、换洗衣服等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它是切断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一种有效措施,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洗手才能切断传播途径呢?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想想你们平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如果不一样,那就跟着一起做一遍,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课件:播放正确洗手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课件展示本课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四、随堂检测

1、消毒工作要以能够有效地杀死()作为标准。A、细菌 B、芽孢 C、荚膜 D、细胞壁

2、“微生物学之父”是:()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沃森

3、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分别是()A、营养生殖,自养 B、孢子生殖,异养 C、出芽生殖,共生 D、分裂生殖,异养

4、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1)细菌的个体___________。

(2)细菌是进行____ 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3)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五、课外拓展应用: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案例武安市西苑中学 罗忠江 【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的一节课,是学习了动植物后让学生认识的另一类生物。教材内容《细菌》是人们比......

细菌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细菌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

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细 菌 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3.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

细菌教学设计

细菌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课标分析:《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

下载542《细菌》(人教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542《细菌》(人教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