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口算乘法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口算乘法教学设计一”。
四年级《口算乘法》说课
喻璐
【说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说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3)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学会选择相关信息。
【说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说难点】使学生学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与位数相乘,积相加的口算方法。
【说关键】把两位数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再乘一位数,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说教材】本节课是教学口算乘法,涉及的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例题,其中从问题情境到计算数值和计算方法都密切相关。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
=路程”作为铺垫。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说学情】我了解到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基于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经验,在本课中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要比较最优化。要让学生在众多方法之中有一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那就是学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用十位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口算方法。
【说教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基础上安排教学的,教学中我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形成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渗透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发展学生思维。同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口算---找信息---根据问题选信息-----解决问题----列式计算----探究口算方法----熟悉方法----口算----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10×4= 30×10= 8×10= 70×4= 10×40= 10×60= 8×100= 100×4=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
师:不错!大家观察的很仔细,这些题只需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这些知识今天也会用得上。
二、探索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师:你从本页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摘录相关信息,并板书。(人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教师解释读法。并说说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吗?(特快列车每小时约行160千米)„„
2、回忆生活情境:同学们做过火车吗?到火车站你会发现很多类型的火车;如果去过肯德基的同学也会发现,吃的品种繁多,我们需要坐那种车或是吃哪一种才会去选择它对吗?你们有信心从这么多的信息里找出帮我们解决问题的那一个吗?
3、教学例题
1、解决问题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选择信息,列式计算。师:为什么选择这个信息?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回答。
3、探讨口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口算算式。16×3 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小组内交流方法。(口算、笔算)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口算乘法,所以笔算暂不研究。”板书课题。找出口笔算的区别。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肯定笔算的这种方法,但要突出本节课重点都要学会用口算的方法)
(2)巩固算法,填一填。①18×5=()
想:()×()=()()×()=()()﹢()=()
②口算:32×3 17×3 18×4 6×25 21×4 14×7 25×2 18×4 选择两个算式说说看怎么口算的(3)解决第二个问题。
列式,160×30汇报方法,比较最优化的算法:
比较那种算法更为简单,与复习题比较,可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算出,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1个0。推荐用第二种更快。
(4)巩固算法,填一填。①80×50=()
想:()×()=()()×()=()()﹢()=()也可以这样想:
18×5=()90×100=()
②口算:290×3=
40×19=
160×3=
130×3=320×3=
150×5=选择两个算式说说看怎么口算的。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口算乘法的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并从中选出最优算法。但要突出本课的口算方法都要学会,其他方法根据个人知识经验再谈。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实际运用,解决问题。
1、面包车限乘13人,5辆面包车可以乘多少人?
2、小轿车限乘5人,14辆小汽车可以乘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例:16×3 =48(千米)160×3 =480(千米)想:10×3=30 想:方法一:100×3=300 二:16×3=48 6×3=18 60×3=180 48×10=480 30﹢18=48 300﹢180=480 答: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48千米。答: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480千米。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让枯燥的内容让它更生动、赋予它活力呢?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选择信息。
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不在是定论式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于是在课前我让学生做两位数乘十的口算,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作铺垫。回忆曾经去火车站及肯德基的情形,帮助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所要得信息。学会排除多余条件。为高段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将旧知转化成新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可以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特别是学会例1后,联系复习题就应该可以推出例2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找规律,比较算式间的不同得出简单快捷的算法。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68-69面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小节的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
画角 口算乘法(2)《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2009-10-07 00:23:23| 分类: 备课与反思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教具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平利县广佛小 学钟文霞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第六单元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两......
《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东昌区建设小学 朴成玉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1页例1、“做一做”及第43页练习九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