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4、75页。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将数学与生活进行联系的应用意识。
3、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且知道它们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字? 你还知道哪些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口述学习目标:正确数出11~20各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1、数一数,摆一摆。
⑴认识11 数一数水果的数量,用小棒摆出。
师:小朋友请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10根后捆成1捆放在一旁,然后继续往下数,满10根后再捆成1捆,现在开始。(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提问:刚才我们在摆小棒的时候,把10根捆成1捆就是1个十,小朋友们请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拿出11根小棒? 让小组进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拿出11根小棒(1捆小棒加1根小棒)。提问:为什么拿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就知道是11根呢?
理解: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所以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教师动画演示摆放11根小棒的操作过程)
强调: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就可以读作十几。教师范读1
1(十一),让学生跟读。教师板书:十一。
2、说一说,加深理解
3、接着用小棒摆出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说说11至20数的组成。
正方体15个,小球18个。
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小棒的捆扎过程,然后教师总结归纳:满10根就可以捆成1捆,所以1捆就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师板书:1个“十”,2个“十”)
4、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从1读到20,从7读到13。
2、抢答题。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4。
(4)20里面有()个十。
3、练习十四的1、2、3题。
4、今天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兄弟,其实他们天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你常常在哪儿见到他们?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的知识掌握,由易至难逐级过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拓展使思维得到训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的,加油哦!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1是十,二个十是20 11、12、13、14、15、16、17、18、19、20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会正确地数数、读数、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2.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认识11到20 各数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